洛都。
當初為了預防災害、戰爭,而特意為儲存糧食而建設的六大倉,除了大寧這個倉外,其餘五倉全都已經動用。
其中金陵的大倉用來賑災江南、西滄兩省災民,另外四倉的糧食,則被運往北方。
因為大漢連年征戰的緣故,六大倉除了金陵和大寧兩倉外,其餘四倉的糧食,並未裝滿。
南方產出的糧食,大多都在戰爭中直接消耗了,能儲存下來的並不多。
今年北方各省雖然收成還算可以,但因為免賦稅的緣故,朝廷是不能向百姓們徵收糧食的,而屯田得來的糧食,只夠當地駐軍將士食用,軍隊的頻繁調動,加上後勤民夫,屯田的糧食是遠遠不夠的。
在馬踐提議動用大倉的糧食儲備賑災後,王秦也動了使用大倉的心思。
他命令大倉所在地方的官兵,秘密將糧食運往關中、隴南一帶,為年底的戰爭做準備。
儘管是秘密運輸,王秦也避開了朝廷,直接下令,但還是被一些朝廷官員發現,畢竟糧食運輸,是一件大事,要經過的地方眾多,想做的遮人耳目,實在太難了。
馬踐看到下面遞來的公文,聲稱有軍隊過境,並且押送大量糧食,他立刻意識到不對勁。
這麼大的事情,他竟然一點不知情,這隻有一個解釋,皇帝不想讓人知道,包括內閣。
皇帝秘密運輸糧食,意欲何為?
馬踐沉思片刻,又翻閱起來最近的邊境公文,發現一切都風平浪靜,這才鬆了口氣。
他最擔心皇帝又要動兵打仗,國家好不容易休養一年,如果又捲入了戰爭當中,這對百姓們的傷害太大,尤其是南方兩省的洪澇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國家應將主要精力投放在治理洪澇,以及洪澇之後的建設上,而不是想著用武力去征服周邊的國家。
突然,他被一條不起眼的公文吸引了。
洛都的禁軍換防時間增長了兩倍,且禁軍指揮使荊棘好幾天沒有露面了。
十幾萬禁軍,是拱衛京師的重要力量,每一旬就會就行換防一次,由城外的禁軍入內,城內的禁軍出城休整。
換防時間增長,意味著禁軍人數不夠,所以要透過延長時間來維持守衛力量不變。
那消失的禁軍去哪了?
荊棘又去哪了?
完了!
這還是要打仗的節奏啊!
馬踐手中的公文“啪嗒”一聲,落在席案上,皇帝故意隱瞞了這件事,他是擔心戰爭會招致朝臣反對啊!
作為首輔的他,該怎麼辦?
馬踐思索。
最後,他將公文塞回原位,嘆了口氣,裝作一切都不知情,繼續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