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洛城為天下中樞,地理位置不言而喻,只需假以時日,必可為天下之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朝堂上罕見的炸開了鍋,大臣們議論紛紛,絕大多數人都不贊成遷都去洛城,只要一小部分人認為可以遷都。
看著大臣們爭論不休,王秦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果,所以只是搖搖頭。
待散場後,他將內閣大臣召集,詢問他們的看法。
得到的結果亦是如此,都認為眼下遷都不合時宜,容易被小人有機可乘,並且遷都是一件耗費民力、物力的大事,絕非一時之快。
但可以派人前往考察,或是建立一座行宮。
王秦思前想後,他迫切的希望儘快結束戰爭,對於遷都洛城帶來的某些便利,十分心動。
於是他決定親往洛城考察。
並在朝中挑選了一些大臣隨行。
得知皇帝打算親往洛城考察,一時間,引起了朝堂不小的震盪。
民間的反應也是極大的,很多嗅到商機的商人、地主,聞風而動,比皇帝的動作還快,幾乎只是一個眨眼的功夫,他們就前往了洛城,提前圈地佔鋪。
王秦沒有遲疑,很快就動身出發了。
皇帝的衛隊只帶了五千人,算上大臣及其隨從,也只有六千人不到。
他們逆江而上,船行了十日,就抵達了洛城附近的平原。
當王秦第一眼看到這肥沃平原時,就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洛城的官員早就提前得到通知,早早的前來迎接。
因為王秦嚴禁擾民,不得耽誤百姓生產勞作。
所以官員們沒有發動百姓一道前來,可即便如此,依然有無數的百姓蜂擁而至,只為了一睹皇帝的風采。
自秦亡後,不僅是因為王秦是迄今為止最為雄才大略的皇帝,更重要的他對待百姓亦最為寬容,深受百姓們愛戴理所當然。
在洛城官員的迎接下,王秦巡視了洛城。
洛城民風樸素,四通八達,卻有帝都的潛質,而且距離魏國不遠,在這裡,更有利於支援前線軍隊。
王秦突發奇想,他決定留在洛城不走。
當木已成舟,誰也改變不了。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