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法> 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八章 逃亡 (2 / 3)

百姓們厭煩了戰爭帶來的傷害,他們渴求和平與安寧。

為了加快滅魏的步伐,王秦又調撥了十萬兵於陳尋。

如今,漢廷最赤手可熱的將帥就是陳尋,所有人都將滅魏的重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陳尋也不負眾望,不斷調整伐魏步驟,令魏國的壓力不斷增加。

許平和韓德則有些尷尬,他們兩個,都是漢廷中的重臣,聯手之下,都比不過一個陳尋,實在令人汗顏。

在漢軍的步步緊逼下,魏軍的防線不斷收縮,雙方如今對峙的戰線已到了溦水附近,兩軍隔河相望。

溦水距離西京不足兩百里,行軍強度夠狠的話,兩天兩夜即可兵臨西京城下。

溦水是一條普通河流,水流平緩,渡河難度並不大。

魏軍以此為險,抗拒漢軍,實屬無奈之舉,因為他們已經找不到比溦水更好的天險了,便是重要的戰略據點,也沒有。

因為春耕的重要性,成水華沒有考慮的餘地,在安排了西京的事務後,便趕往溦水坐鎮,必須擋住漢軍過河,確保溦水以西的百姓能正常耕種。

事實上,成水華和魏廷此舉完全是多慮了,漢軍壓根就沒打算在這方面做文章。

即便是要破壞,也應是在秋天的時候,在收穫的季節時,進行打擊和破壞,徹底摧毀他們辛苦一年的成果,如此更能重創人心。

陳尋和漢廷對溦水以東的魏國人,並無壓榨和剝削,而是一視同仁,甚至出臺了一系列安民惠民的政策,用來幫助魏國人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溦水以西的魏國人,聽聞了東面的魏國人平安無事,並且還享受了很多大漢才有的政策,於是一些貧苦百姓,紛紛逃亡東面。

成水華聽聞此事,勃然大怒,他自認對待百姓素來寬和,也深受百姓愛戴,怎麼如今會出現百姓叛逃?

他讓魏軍進行封鎖攔截,只要抓到叛逃的百姓,一律處死。

此事極大的引起了百姓恐慌,短時間內的確有效控制了百姓們的叛逃。

可時間一長,那些貧苦百姓日子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裡還在乎生死,於是繼續叛逃。

魏軍有時一次就屠殺了上百個手無寸鐵的百姓。

其中包括老人、孩子。

見這些屍體血淋淋的躺在地上,死狀悽慘。

不少魏軍將士在最後清理的時候,放聲大哭了起來。

他們不能抵禦漢軍於國門之外,卻只能對待自己人痛下殺手,這算怎麼一回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