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魏國因蝗災而爆發了一系列民怨沸騰下的動亂。
王秦感覺一個新的時機出現,於是召集內閣和兵部大員,以及重要將領,商討破魏之策。
魏國內憂外患,局勢隨時面臨崩盤。
這個時候,大漢是否應從速進攻,還是維持現狀?
眾人議論紛紛,大多數都極力主張立刻發起速攻。
王秦徵集的軍隊,已分別向秦關、隴南,開拔。
計劃在年底前,對魏國發起一次大規模的進攻。
大漢的兵力調動,很快被魏國細作發現,他們立刻向成水華彙報。
成水華敏銳的察覺到大漢要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之戰。
成倉和秦關外的防禦線,將迎來一場無盡的殺戮。
為了防止被突破,成水華秘密抽調他地兵馬暗增。
只是眼下入秋,等到大漢增援抵達,部署完成,也快要冬天了。
選擇在冬季用兵,似乎不符合用兵之道。
只是這大漢的將領們和皇帝,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王秦增兵兩線的時候,同時向沙羅施壓,督促沙羅整頓大軍,猛攻天門關。
而在北面,失去了忽雷後,大漢一直尋找不到合適的合作物件,因此無法從北面向魏國發起合圍式的進攻。
奧莉帕拉很不滿王秦對沙羅用命令式的語氣下令。
她認為,沙羅與大漢應處於平等地位。
凡事應以商量為主,大漢以上國自居,目中無人,早晚必會自食其果。
不服歸不服,但奧莉帕拉還是立刻命普特蘇瑪,整頓兵馬,準備發起新一輪的強攻,作為策應大漢在其餘兩線的軍事行動。
冬初,小雪飄零,地面大多成冰,踩在上面咯吱咯吱。
成倉。
經王秦多方面考慮,兩線增兵,而重點只進攻成倉,秦關還是以防禦為主,萬一主動出擊,被成水華抓住機會痛揍,並順勢破關,那好不容易積累的優勢就將蕩然無存。
許平和韓德仔細研究了成倉的地形,現在他們手中的漢軍兵力已多達二十五萬,與魏軍持平。
不過魏軍又秘密增加了五萬人,只是漢軍斥候沒能發覺,所以許平、韓德還不知情。
要想在小小的成倉,展開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要想進攻,就必須改變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