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介入過多,勢必引起反彈。
不理會西面,王秦將目光又投向了東方的武國。
東英海一統四島,緊接著釋出了一系列利民新政,為自己博得了一大波好名聲,為取代武晉做好了前期準備。
禪讓只是時間問題。
在寶石島的井田見,不斷的吸納反對東英海的各方勢力,組成擁護皇室的聯盟。
為了名正言順,井田見偽造了一道討賊詔書,對外宣稱是武晉給他的,詔書中,痛斥東英海是武國的第一罪人,並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團結起來共同討伐東英海。
末尾,武晉又封井田見為武國的兵馬大元帥,負責討伐東英海的一切事宜,並節制所有兵馬。
這封討賊詔書,迅速傳遍武國乃至各國。
明眼人一看這詔書,就知道是井田見以武晉名義偽造的。
但還是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認為是武晉暗中發給井田見的。
這個鍋,武晉表示太冤了。
他不想背,也不敢背。
但不管他願不願意背,這個鍋都已經扣在他身上了。
他已七十多歲,沒幾年好活的了。
他不想祖宗的社稷在他生命的最後結束。
為此,他甚至多次懇求東英海,希望能等到他死後,再進行禪讓。
武晉不想做亡國之君,哪怕這個皇帝有名無實。
東英海看了詔書,立刻進宮興師問罪。
他知道,這封討賊詔書是井田見偽造的,但這卻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可以趁機廢除武晉,另立新帝,然後禪讓。
即使不廢除武晉,直接讓武晉禪讓,也是可以的。
但武晉名義上做了幾十年皇帝,雖然沒什麼權力,但威望還是有一些的。
做的太過分了,多少是會有影響的。
東英海希望自己的帝位,可以來的名正言順一點。
武晉見東英海氣勢洶洶的衝進來,頓覺不妙,老臉瞬間蒼白到了極點,東英海這幾年,幾乎已經不進宮了,一般有事,都是讓人代為通傳。
兩人都快忘記彼此的模樣了。
而這一次,東英海居然親自來了,可見事情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