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聽到換帥的名字之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陳尋,年紀輕輕,卻是漢國滅蜀的頭號功臣,為人低調,卻滿腹韜略,是個與龍治一樣可怕的人物。
不僅如此,王秦竟然還將楊明派來輔助陳尋。
楊明是誰?
威震天下的猛將,縱橫戰場,所向無敵。
很多魏軍將士對其都有所忌憚。
這對組合兵臨秦關城下,在成水華看來,所具有的危害不亞於龍治。
“再傳令孫誡,死守秦關,一刻不得鬆懈。”
成水華又命人去給孫誡傳令。
秦關。
孫誡接到命令,壓力又陡增了幾個臺階。
現在的他,每天都有些神經兮兮,一點聲響就會暴跳如雷,四處巡視,生怕是漢軍攻了進來。
部將們見他這副模樣,都覺得他緊張過了頭,有點走火入魔的徵兆,認為他不適合繼續統兵,於是紛紛暗中給成水華信,言明此事,請成水華另派統帥。
對於孫誡的行為,成水華是瞭如指掌的。
校事潛伏在秦關,將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彙報給了成水華。
成水華認為孫誡這樣並沒有不對勁,反而越是如此,越能證明他對秦關的防禦很重視,眼裡容不得沙子。
部將們有怨言,是因為他們做的不夠好。
國難當頭,所有人都應將生死置之度外,全力以赴,不應該摻雜個人情緒。
這是成水華對那些投訴者的回覆。
很快,秦關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人人嫉恨,都有一口怨氣。
陳尋到了秦關外的漢軍大營,龍治拖著傷體迎接。
這讓陳尋很是驚慌,急忙下馬迎向龍治。
兩人寒暄一番,走進大營,龍治簡單的向陳尋介紹了一下帳內的將領,並與陳尋完成了帥印交接。
隨後,龍治依依不捨的離開軍營,養傷去了。
陳尋正式執掌伐魏大軍,謀劃秦關。
一些將領對這位空降而來的年輕統帥,感到輕視,雖知道他有滅蜀大功,但還是覺得他主要是運氣到了,並非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