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法> 第四百十五章 人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十五章 人口 (2 / 3)

現在大漢征服蠻族,廢除奴隸買賣,消滅四大世家及附屬勢力,重新登記戶籍,人口竟然實現了增長,七省一共一百二十萬戶,人口四百三十萬。

朝廷解救的黑戶最少有三十萬戶,七八十萬人。

根據戶部的統計結果,王秦清點了各地官府的官吏數量,以及兵力狀況。

大漢水軍十五萬,步兵五十萬,其中十萬在蜀,五萬在趙,十萬在河州,十萬在京城,十萬在魚腹,五萬在廣惠。

經過統計,大漢總兵力有六十五萬之多,而這還只是用於戰爭的軍隊,各地官府的兵丁,零零總總也有十多萬。

各地官吏和朝廷官員加起來人數接近兩萬,這都是需要朝廷養活的。

也就是說,最少有八十萬人,不事生產,靠朝廷,靠百姓養活,比例約五比一。

這種情況雖然比聶正邦的燕國要好很多,但在王秦看來,還是太可怕了。

此外,在蜀在趙,大漢還招募了十多萬本地人為軍,這個數字並沒有算上,但他們也需要大漢養活,不能因為不是大漢人而區別對待。

不管戰爭打不打,這麼多人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個大問題,物資運輸方面的壓力是空前巨大的。

補給八十萬的軍隊,需要多少民夫?

答案是傾國之力。

人口是國家的根本,沒有足夠數量的人口,何以稱之為大國?強國?

聶正邦不懂這一點,可王秦卻不能不知道。

天下諸國,只要是稍有實力,國內人口數量必然不會太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不影響百姓們的勞作,王秦命人養了幾十萬匹馬、騾子,用於運輸,各地官府組織民眾,以接力方式,將一批批物資送往目的地。

這一系列的操作,環環相扣,不能有半點差錯,相當考驗朝廷和各地官府的協調組織能力。

而負責這一切的則是極有運輸經驗的萬一權。

萬一權每天都在為籌措物資,運輸物資而頭疼,他如今被王秦封了個非常響亮的頭銜,大司徒,主管所有大漢軍隊的後勤。

這他孃的就是個苦差事!

幹得好,是理所應該。

乾的不好,稍有緩遲,就被各部軍隊罵的狗血淋頭。

什麼大司徒,就是受氣包!

萬一權惱恨的想道。

但恨歸恨,氣歸氣,還是得咬著牙繼續幹下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