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中次突襲燕都,以為要得逞之時,大批兵馬忽然殺出,將神衝兵團殺的人仰馬翻,成功守住了燕都。
寧中次的心態徹底崩了,在漢軍手裡屢戰屢敗,他也就認了,為何連聶正邦這個不入流的統帥,他也打不過了?
是對手變強了?
還是他老了,變弱了?
聶正邦擊退寧中次,很是得意,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他想擴大戰果,於是率兵乘勝追擊,但在半途卻遭到了寧中次留下斷後兵馬的伏擊。
結果慘遭大敗,丟下了無數將士的屍體,聶正邦狼狽的逃回燕都。
就在不久前,聶正邦還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此刻已是夾緊尾巴的逃亡之犬。
回到燕都,聶正邦對外宣稱此役取得重大成果,並掩蓋追擊失敗的事實。
白白得了燕都,聶正邦做夢都能笑醒。
自從他父親死後,年輕的聶正邦接管了龐大的騎兵軍團,這麼多年過來了,他無時無刻不想取石霖而代之。
兜兜轉轉,他終於得到了可成王霸之業的燕都,而昔日的皇帝石霖,已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犬。
追擊失敗,並沒有對聶正邦的心情造成太大的影響。
聶正邦開始積極籌備稱帝的事情,完成夙願。
他本是石霖冊封的燕王,此次稱帝,由王晉升為帝,他決定還是沿用燕的稱號,建燕國,稱燕帝。
聶正邦現在實際控制的地盤,還是非常廣闊的,他消滅鮮麗族後,鮮麗族的地盤都成為了他的領土。
在趙國北面的廣闊草原,在名義上都屬於聶正邦的地盤,再加上包括燕都在內的京畿之地,燕國的版圖規模還算可以。
聶正邦派人去求見王秦,希望得到王秦的認可,有了大漢的承認和支援,燕國才能立住腳跟。
王秦略作思考,便欣然同意支援聶正邦稱帝,並讓使者轉告聶正邦,在他稱帝的時候,大漢會派去使團祝賀,以後燕國有任何需要,只要大漢能幫助的,絕對會義不容辭。
燕國的建立,對大漢吞併天下之路,並不能造成任何的影響,聶正邦幾斤幾兩,天下人都心知肚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國淪落至此,和聶正邦是脫不了關係的。
韓德送出燕都,只是想讓聶正邦吸引武軍反撲,藉機消耗武軍的力量,而漢軍隨時可以從外圍進行合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