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率領的趙軍精銳有十二萬,龍治在河州的兵力有十萬,剛剛經歷大寧之戰的禁軍,還剩十萬,王秦命令他們,全部前往趙國。
至於羅浩、鄧伯的水軍,還不能動。
因為山本一郎率領水軍,出現在了明珠三島的海域附近,大有入侵之意。
王秦知道,山本一郎是東英海用來牽制他的一顆棋子,如果水軍留在明珠三島,山本一郎則不會動,可若是將水軍主力調走,山本一郎就一定會像只惡犬撲上來撕咬明珠三島。
所以,羅浩、鄧伯不能調動,就讓他們在明珠三島繼續練兵整備,為日後進攻武國四島做準備。
三支兵力加在一起,王秦的兵力亦有三十萬。
如果窮極國力,王秦能調動的兵力更多,但是大漢負擔不起。
王秦命程理、韓淝、馬踐留守京城,處理日常政務,他親自前往河州,指揮大軍作戰,許平隨行。
許平對此頗有微詞,皇帝御駕親征,他身為首輔,應該留在京城,統領百官,負責國事。
可王秦居然讓他隨行,這讓他心裡很是不舒服。
但皇帝這麼做,也說明了對他的倚重和離不開。
許平略作收拾,便隨王秦一道,趕赴河州。
皇帝親臨河州指揮,漢軍將士們聞訊軍心大振,士氣如虹。
離開繁華的京都,王秦和許平馬不停蹄的來到南渡。
此時的南渡,已不是戒備森嚴,軍隊大量的撤離,只有一支千人規模的營駐守於此,南北往來的商隊繁多,使得原來殺氣騰騰的南渡,多了一些煙火味。
有人見商人絡繹不絕的經過於此,就在附近做起酒水生意,慢慢的,又有其他人動了心思,也來此做小生意,最後形成了一個小集市,十分熱鬧。
王秦策馬揚鞭,看著熱鬧的集市,心中感慨萬千。
幾年前的南渡,因為戰火,到處都是累累白骨。
除了軍隊,尋常百姓根本不敢靠近,也不願來此。
如今卻是這番景象,實在叫人意外。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
而人,是最容易遺忘的,戰爭對他們造成的創傷逐漸癒合。
許平在一旁道:“陛下,時間不早了,趁著天亮,趕緊渡江吧!”
守衛南渡的將士,整齊的列於兩旁,恭敬的靜候王秦。
王秦將馬鞭扔給身後的親衛,踩上踏板,登上渡船,許平等人緊隨其後。
江面還算風平浪靜,大船行駛的並不顛簸,速度飛快,傍晚時分,王秦就已經抵達了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