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會議中,姚中書卻建議道:“如今魏國主力西進,又遭遇了十幾年來的第一次大敗,已是無力東顧,不如趁機吞併石聰所有的趙國地盤,如此一來,咱們就擁有了三分之二的趙國。”
對於姚中書的提議,王秦、許平相視一笑,“趙國,不是我們現在攻略的重點所在,而且,我們能想到這點,武國人也會想到,只怕此時,寧中次和黑志澤早就磨刀霍霍,迫不及待了。”
“收復明珠三島,奪回我們海域的控制權,才是我們與武國之間最關鍵的爭奪點,至於趙國,你認為成水華能坐視武國輕易吞下石聰這塊屬於魏國的肥肉嗎?”
“現在,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前往大寧,增援我們的水軍,收復明珠三島!”
貞元三年,春。
王秦密令大寧的水軍,實施收復明珠三島的軍事行動。
而等這一天,已經很久的大漢水軍,很是興奮的登上戰船。
十五萬水軍,近千艘戰船,善戰之將上千員,旗幟飄揚,遮天蔽日。
遠遠望去,整片海域全是大漢的旗幟。
羅浩將水軍分為兩部,第一部,由他統領,暫在海上負責支援,另一部,由鄧伯率領,避開明珠、翡翠二島,先取寶石島。
寶石島是距離最遠的一座島嶼,而明珠島才是距離陸地最近的島嶼。
而麻一誠和他的鳥川兵團主力,大多都在明珠島上,因為明珠島距離大寧近,一向都是作為橋頭堡的關鍵存在,所以要重點經營。
相反之下,翡翠島和寶石島就要略差一點。
寶石島由麻一誠的得力干將奉紋看守,有兵將五萬。
他接到急報,本以為大漢水軍的進攻重點會是明珠島,沒想到他們卻直奔自己的寶石島而來,真是氣死個人。
寶石島雖然經營堅固,但島嶼較大,兵力又少,所以不能防禦全面,導致一些地方呈現薄弱環節。
而大漢水軍來勢洶洶,奉紋自知不能抵擋,連忙向翡翠島和明珠島求援。
翡翠島的南仲翼,手中與奉紋一樣,亦只有五萬人,且戰船數量極少,根本無法支援。
唯有明珠島的麻一誠,手握十幾萬兵馬,大小戰船上千艘,有足夠的能力救援。
但麻一誠卻不想救奉紋,他展開海圖,研究當前的戰勢,如果傾巢出動在海上與羅浩決一死戰,武軍的勝算只有一半,但是如果全力進攻大寧,並拿下大寧這座港口,大漢的水軍將無處可回。
那麼,這場戰役,他將大勝。
此時的麻一誠認為大寧的水軍盡出,大寧的防禦必然薄弱。
王秦調動禁軍前往大寧,採取的是秘密行動,禁軍到了大寧,卻不進入大寧,而是在離大寧不遠的千溪鎮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