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踐腦袋轉的飛快,立刻說道:“若是不用供應北方兵力龐大的消耗,戶部就有能力支撐東面的水軍。”
韓淝卻道:“放棄石成,等於放棄我們在趙國的既得利益,我們之前的犧牲和努力,就全部白費了。”
許平道:“石成沒了我們的支援,撐不了多久就會被魏國和武國吞併,為了爭奪趙國的控制權,兩國遲早會有一戰,而我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
姚中書、程理兩人眼睛一亮,點了點頭,很是贊同許平的觀點。
但王秦卻是搖搖頭,“也有可能,魏國會和武國達成共識,先滅我大漢,再角逐霸主之位。”
許平:“……這應該不可能吧。”
許平有些心虛,在這件事上,他不能肯定,武國和魏國,都視大漢為大敵,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會聯合起來,先對付大漢,再互相廝殺。
畢竟成水華和東英海,都是雄圖大略之人,在某些時候,他們會為了大局,而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
假如真像王秦說的這樣,那麼,從趙國撤兵,只會使自己變得更加被動。
只是,這是許平能想到的最好的折中之策。
見被王秦否決,許平默默的低下頭,開始思考其他對策。
王秦又道:“不過,從趙國撤回部分兵力,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從趙國招募本土士兵,或是直接整編石成的軍隊,以此來擴充我們在趙國的軍事實力,石成和他的那群武將,都不是帶兵打仗的主,軍隊在他們手中,只是鈍器,而非利器。”
“陛下的這個做法,我們支援。”
馬踐、姚中書連忙說道。
在這場內閣會議中,收復明珠三島的議題依然沒有進展,但是關於趙國的軍事部署,卻有了新的改變。
按照王秦的計劃,很快,荊棘率領五萬大軍,返回京城。
韓德前往邳州,與石成交談,打算接管石成麾下的全部趙軍。
石成本以為韓德是來商討對寧中次的軍事部署問題。
不曾想,居然是來奪取他的兵權。
這可是個要命的問題!
失去兵權,意味著什麼,石成很清楚。
據說漢國援助的劉鼎,已經成了傀儡,是不是活著都是個問號。
一旦他交出了手中的兵權,能否繼續現在這樣,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後必然會走上劉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