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帶頭說道,他身後的將領們則答的不是很情願。
畢竟這次戰敗等種種事情,都是陳鴻搞出來的,他們沒理由跟著一起受罰啊。
如果不是陳鴻想立大功,違背太尉的軍令,率兵出城進攻,怎麼會有今天這般田地。
經過充足的準備,蘇怓派陳鴻率五萬敢死之士,向壽州發起進攻,試圖奪回壽州。
而壽州方面,高義率領五萬漢軍,已經加固了城防,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趙軍想奪回壽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次作戰,蘇怓研究了漢軍可能會採取的種種方案,從而進一步做出了反制措施。
可以說,無論漢軍怎麼展開行動,他蘇怓,都有對策。
縱橫戰場幾十年的蘇怓,自認比龍治要有更多的戰爭經驗。
河州方面,龍治和韓德等人匯聚一堂,商討與趙軍的作戰計劃。
趙軍此次來勢洶洶,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與漢軍不同的是,趙軍此戰,賭上的是國運。
一旦輸了,趙國能否繼續存在,都是一個問好。
而漢軍輸了,大不了丟棄永安省,退回江南。
龍治道:“趙軍進攻的第一重點是壽州,如果不能先收回壽州,而進攻我河州,等於是將後背露給我軍。”
這一點,韓德亦十分贊同:“進攻壽州,只怕是他們的其中一步,蘇怓此人,最擅長挖坑給人跳,我猜想,他一定會在壽州的外面,佈下天羅地網,待我們支援壽州時,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又或者,再分一部分兵力,進攻河州。”
郭伯安點頭道:“多面用兵,是蘇怓的拿手好戲,與蘇怓交手的人,往往被他打的暈頭轉向,毫無反擊之力。”
龍治仔細的看著地圖,“蘇怓手中兵力充足,可以多面佈置,唯一的缺點就是他的兵力都是剛剛從田地裡招募的,不是正規軍,這樣的軍隊,打不了硬仗,打不了持久戰。”
韓德道:“你的意思是?”
龍治道:“他想以壽州為戰爭勝負點,怕是沒那麼容易,高義有五萬精銳,足以撐上十天半個月,我們先按兵不動,看他蘇怓怎麼辦!”
緊接著,龍治命人給高義帶話,讓他一定要堅守二十天,如果堅守不了二十天,將以軍法處置他,超過二十天,給他和守城將士記頭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久,陳鴻率五萬將士,向壽州發起了迅猛的攻勢。
揣著將功贖罪之心,陳鴻親自帶隊衝鋒,激勵麾下將士奮力死戰。
城中,一些與趙軍關係密切的百姓,因為痛恨漢軍,在陳鴻攻城時,發起了暴亂,試圖擾亂漢軍的防禦,引趙軍進城。
對於這些人,高義自是不會手下留情,他只派出一支千人精銳,就將叛亂迅速鎮壓。
如果可以,他不介意殺光城裡的所有百姓,以此杜絕有人在關鍵時刻搞破壞。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陳鴻所率一部兵馬,損失慘重,在壽州城下留下了無數的屍體,但是卻連城樓都未曾攻上去過。
蘇怓一直在關注戰況,尤其是河州方面有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