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書言下之意,不相信馬踐有這個能力,可快速解決財政問題。
王秦點頭道:“不錯,解決財政問題,我也想過,但都是殺雞取卵,不利於國家的平穩發展。”
王秦亦不相信馬踐能有好主意,可以避免殺雞取卵,而又能使國庫快速富裕。
在處理財政問題方面,朝廷的人才還是太少。
看來韓淝舉薦馬踐,是看重了馬踐有這方面的能力。
馬踐略作思吟,說道:“第一,開銅礦,鑄新錢,據我所知,陛下開國以來,一直都沒有發行屬於大漢的錢幣,沿用的依然是舊楚時的錢幣。”
“廢除舊幣,推行新錢,此事朝廷早就想行動了,只是擔心會導致民間動亂,故一直遲遲擱置。”
王秦道。
錢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
發行屬於大漢自己的錢幣,是事在必行的事情。
只是他沒有精通這方面的人才,擔心立刻廢除舊幣,推行新錢,會導致民間經濟崩壞,所以一直只在暗中籌備此事,但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
如何確立新錢的價值,如何平穩的收回舊幣,這都是棘手的問題。
馬踐道:“陛下不必擔憂此事,正好可以借收糧一事,推行新錢,如今大漢時局穩定,新錢一出,必定會得到各地民眾的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二,整頓鹽場,打擊私鹽,鹽、鐵、酒、茶,歷來都是國家財政的重要支柱,必須牢牢的掌握在手裡。”
緊接著,馬踐就他對國家財政,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王秦意識到,馬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樣的人才,卻在舊楚時,一直以妄臣的形象存在。
如果不是韓淝力薦,王秦打死也不會啟用馬踐。
成為戶部侍郎的馬踐,迅速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國家建設當中。
儘管起初,各級官員都對他很有意見,不願與之打交道。
但馬踐用出色的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他不僅可以是一個妄臣,也可以是治世的大能。
郭樹平與馬踐相比,遜色了一大截。
在馬踐的主持下,朝廷終止收糧,並透過東南商會,將收到的糧食,以高價賣給了那些商人,大賺了一筆後,放出訊息,朝廷不再透過民間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