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荊棘、陳尋,率部五萬,增援楊明,十日期限一至,立刻進攻夔門。”
王秦思索決定。
“漢王,倘若劉鼎已經打算和我們翻臉,那十日期限一到,他肯定會做好防禦的準備,臣以為,在第九日,就該進攻夔門,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許平道。
“可如果不等期限之日,我們就攻打夔門,這不是讓天下人罵我們背信棄義嗎?以後我們還怎麼立足於天下?”
有人反對道。
“那怎麼辦?等到第十天,蜀國拒付賠款,傳出去,會讓天下人笑話的。”
許平臉色嚴肅。
“像劉鼎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不必和他講什麼信義,不將他徹底打垮,打痛,打怕,他是不會輕易低頭的。”
王秦轉念一想,覺得許平所言,有一定道理,似劉鼎這樣的人,你同他講信義,才是個笑話。
“那末將,這就領兵去夔門,給劉鼎小兒一點顏色瞧瞧!”
荊棘、陳尋出列道。
夔門易守難攻,它是建立在兩山之間,想攻破夔門,只有透過一條狹窄的通道,大軍若是強行進攻,等於是將脖子送到蜀兵的屠刀之下。
即使出其不意的進攻,也很難奪下夔門,若是防禦力量夠強,很可能死傷慘重。
王秦惱怒之下,才想給劉鼎一點教訓。
見荊棘、陳尋躍躍欲試,王秦反而冷靜下來。
冷靜,強攻夔門,並非明智行為。
但若是任由劉鼎背信棄義,而無動於衷,又會讓天下人看輕他。
騎虎難下。
王秦心中一團亂麻。
“諸位,可有良策,既能痛揍劉鼎,又能不使我軍折損實力。”
王秦放棄強攻的決定。
許平抱拳道:“漢王若是覺得夔門難攻,我們不如效仿朱繇,從南方籌備一路兵馬,取南川一道,進攻蜀國後方。”
“這主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