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輝道:“雖然我知道伐漢勝算沒有幾成,但倘若不伐漢,讓王秦休養生息數年,恐怕我蜀國會第一個成為王秦爭霸天下的磨刀石。”
劉焌道:“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我軍依據寒倉,與王秦休戰,將寒倉以西納為我蜀國版圖。”
黎輝搖頭道:“想法雖好,現實卻很殘酷,王秦是雄主,他面對武國尚不會感到恐懼,何況面對我們,他不會退步的,他一定要將我們趕回三川,奪回龍潭口。”
劉焌道:“這場仗,難道我們輸了?”
往日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的巴王,今日竟然變得愁雲滿面,十分不自信,這讓黎輝很是生氣。
“巴王,蜀國的未來,靠你了,如果連你都害怕王秦,那我們真的玩完了。”
黎輝故作悲傷。
劉焌強顏歡笑道:“本王當然不懼王秦,黎帥放心,本王雖然不是非常能征善戰,但王秦別想佔我蜀國太大便宜。”
“加強寒倉的防禦,不能讓漢軍奪回寒倉,如果寒倉失守,魚腹諸郡必不能守,我們又只能退回龍潭口,這場仗又和沒打沒什麼區別了。”
劉焌想了想說道。
黎輝道:“巴王放心,我已徵調大軍精銳進駐寒倉,就算王秦親率他的幾十萬大軍來攻,沒有三個月,也別想奪回寒倉。”
“但願皇兄能儘快從國內增調援兵。”
劉焌輕聲道。
介於蜀國本身情況,劉鼎能增調援兵的機率,並不是很高。
但要想打贏這場仗,不下血本,是不可能的。
劉鼎看到黎輝的來信,氣的破口大罵,“老傢伙,發兵前是信心滿滿!現在卻是左一個有問題,右一個不行,該死的,我就不該伐漢。”
劉鼎忘了,黎輝當初請求發兵,他是拒絕的,如果不是刺殺王秦取得成果,他如論如何都是不會答應伐漢的。
現在戰事持續了幾個月,從起初的大捷到現在處處捱打,劉鼎倍受煎熬。
早知道會是這樣,就是殺了他劉鼎,也不能伐漢啊!
如今王秦起大軍反擊,加強西境各地漢軍,總兵力已超過二十萬,這個數字是蜀軍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