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郡。
杜樵、張樂、胡森率領兩千精銳,晝夜兼行,繞過宜郡,進入湘郡,一路上遇到多股人數頗少的流民,他們已經獲曉王秦的流民安置政策,於是馬不停蹄的趕回家鄉。
見到王秦針對流民問題的方略起了效果,一眾將士都感到振奮,有種莫名的驕傲感。
此次長奔進入湘郡的目的,就是為了殲滅鄒權,瓦解他和王嘯、趙生的聯盟關係,等消滅鄒權後,杜樵再揮師進攻宜郡的王嘯。
與此同時,王秦也率軍進攻王嘯,兩軍一起夾擊王嘯,如此可事倍功半。
根據斥候探回來的訊息,杜樵得知鄒權、鄒偉正率兵圍攻鳳山。
鳳山?
杜樵等人的第一反應是非常意外。
根據這些流民的特性,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攻取城池,以此補充物資,擴充自身實力,而不是攻打一座不具戰略意義的山頭。
斥候刺探的情報顯示,鄒偉、鄒權圍攻鳳山,是為了打劫一批從南方運來的物資。
“既然摸清楚了鄒權、鄒偉的位置,正好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杜樵摩拳擦掌。
他和周舒一直都在暗中較勁,周舒上次帶兵殲滅了劉麻子,奪回銅城,在軍中威名大盛。
僅此一項,周舒的功勞就超過了他。
杜樵不能接受落後周舒的事實,他要扳回一城,就要漂漂亮亮的打贏這一仗,將鄒偉、鄒權消滅。
胡森已經從一個大頭兵,當上了百夫長,想再成為千夫長,就得立下更大更多的戰功,這次戰鬥,對他來說,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張樂胸有謀略,自從也圖死後,王秦對他頗為重用,使他頗感知遇之恩,因此更要賣力奮戰。
三人各有目的,因此都鼓足了勁,要漂亮的打贏這一仗。
得到鄒偉、鄒權在鳳山後,三人當即揮軍急速趕往鳳山,力求在鳳山一戰殲滅鄒偉、鄒權。
樂平郡主焦急的思考著如何尋求援軍,她來到峭壁陡坡間,猛然發現,正有幾十名流民在往上攀爬,有幾個善於攀山的,甚至已經到了半山。
如果沒能及時發現,讓這些人攀了上來,他們可就玩完了。
樂平郡主震驚的同時,又極為佩服這夥流民的決心和智慧。
為了防止有流民攀爬不慎,從陡壁間掉落而發出吼叫聲,從而引起山上人的注意,鄒權特意讓人將他們的嘴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