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壓制的越狠,叛逆心理就會越嚴重,一旦沒有了束縛,就會將之前積壓的所有統統釋放出來。
朱成器現在的作風,令廣惠城以及周邊的蠻夷們大跌眼鏡,紛紛表示看不懂。
朱繇留在朱成器身邊的幾名輔助大臣,都為此頭痛欲裂。
黃友、黎礬等人幾次勸阻無果,反遭朱成器謾罵斥退。
幾人搖頭嘆氣,覺得朱成器根本就是個混賬,什麼成器都是謬談。
如果不是皇后暗中警告他們,不準在此時讓朱繇分心,他們一定要將朱成器抓去見朱繇,將他最近的劣行一一陳述。
朱成器大失民心的時候,廣惠城內一些老牌勢力,立刻開始不安分起來。
他們對外勾結野心蠻夷,甚至武國,對內在青年儒生中物色人選,企圖推翻大梁在廣惠一帶的統治。
喬嶽揚是廣惠老牌勢力的代表人物,在他的暗中走動與呼籲之下,一大批青年儒生被成功鼓動,從而聚集到了他的麾下,供他驅使。
其中的佼佼者當屬黃大峰,擁有舉人身份,是喬嶽揚的頭馬,為喬嶽揚的造反嘔心瀝血,正是在他的號召和遊說下,一大批儒生像傻子似的加入了喬嶽揚的團隊中。
除此之外,老牌勢力中,李豬眀、代爻汀、黎之應、程建明等人,一直在積極運作和暗中支援。
在得知朱繇率大軍親征寧中次後,廣惠的這些反動分子們終於按耐不住,開始了第一次暴動。
為何只是暴動?
因為他們心裡清楚,在當前局面下,公然使用武力奪取廣惠的控制權,是行不通的。
因為朱成器手中還有五萬守城大軍,隨時可以將他們全部血洗。
各地的蠻夷,只有部分願意反抗朱繇,可目前也只敢在背地裡支援他們,而不敢高舉反朱大旗,直接起兵造反,說白了,他們還在觀望。
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反朱大業。
可城內的老牌勢力們卻覺得不能再等了,既然現在時機不成熟,他們就製造時機成熟。
只有亂,他們才能從中尋找契機。
反正左右死的都是儒生,一群於他們而言,只是棋子的廢物。
清晨時分。
當朱成器還沉浸在溫柔鄉時,近千名儒生高呼“復楚殺朱”,在廣惠城的街頭,縱火搶砸,肆意傷人,有些被徹底洗腦的,更是膽大到衝擊朱成器的大將軍府。
朱成器被官吏們吵醒後,惱怒的披上衣服,走出大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