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之術……王道之法……”
朱繇眼中掠過一絲精芒,驚歎道“張淼在兵法上的造詣,已有大家水準,倘若範閒肯一如既往的聽從張淼的話,何至於曇花一現。”
王秦道“範閒之亡,源於自身,並非張淼一人之力可以挽救。”
“哦,看來你對此事頗有看法,跟我講講。”
朱繇打量著王秦,一個國家的未來靠的是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大梁初創,還只是像一個匍匐前進的嬰兒,但朱繇不得不為他的未來著想。
最多還有十年,他會老,他的這些文臣武將也會老,到時,拿不起兵器,打不動仗,太子將要監國主政,新一批的武將中必須有能挑起大梁的存在。
十年看似遙遠,卻近在眼前。
一切都得未雨綢繆。
片刻間,朱繇已有打算將王秦培養成未來武將的領軍人物的打算。
王秦“範閒起於草莽,江湖習氣太重,識人不明,用人不嚴,行軍打仗,治理民政,皆無章無法,就算張淼有補天之能,亦不能勝。”
朱繇點點頭,又道“我用武力奪取神器,令各國雲動,今楊氏又向各國求援,許以割土為利,我們如何應對?”
王秦想了想“趙國的聶正邦擁兵自重,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趙帝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南顧,上次聶正邦幾十萬騎兵將至江北邊境卻中途而返,便是他們君臣不和的最好證明。”
“自古,君臣有隙,則社稷不穩,我敢斷言,不久之後,趙國必會生亂,陛下不應擔心趙國會進攻我們,而是早做北伐趙國的準備。”
“嗯。”
朱繇眼睛一亮,王秦的話,正中他的心坎,北伐趙國,是他實現霸業的關鍵一步。
“西面的蜀國,自光輝城之敗後,所有的主戰勢力都遭受重創,其中主戰的頭號人物黎輝更是失去了兵權,蜀國在這一戰中損失了數十萬精銳,蜀國幾十萬個家庭至今都沒有從傷痛中走出,蜀國百姓的反戰情緒高漲,蜀帝就算想戰,也得有支持者才行,一意孤行,帝位不穩。”
王秦緩緩道來。
“說的好。”
朱繇笑著點點頭,示意王秦繼續。
王秦面色一變,顯得凝重起來,“唯獨海外的武國,乃是我國心腹大患!
不僅是我國之患,亦是趙國之患,然而,如今我國新立,民心未附,楊氏及其餘孽作亂,內部力量尚未整合,正是武國入侵的最佳時機!”
“你說的沒錯,據最新情報顯示,位於武國神衝的二十萬水軍,已經向我海濱水域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