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朱繇不語,丁寧亦停止進言。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朱繇心中哀嘆。
柯巴見狀,立刻上前道“陛下,末將推薦一人,必可消滅楊氏和他在東南的殘餘勢力!”
“哦?說來聽聽!”
朱繇來了興趣。
柯巴正色道“王秦!此人年輕多智,遇事沉穩果斷,是難得的大將之才!”
“可是那個破虜將軍王秦?”
朱繇一愣,隨即想起從江北臨走前,張淼和他提及的王秦。
同樣是一個人,但張淼和柯巴對他說的話,卻截然相反。
一個是讓他殺王秦,另一個是讓他重用。
“陛下也聽說過?”
柯巴一愣。
朱繇點點頭,“此人算是張淼的半個徒弟。”
朱繇話音一落,眾人譁然。
張淼和朱繇的關係,人盡皆知,張淼的經歷,更是一段傳奇。
在權謀上,張淼算不上高手,可在兵法韜略上,張淼絕對是一個奇才。
王秦竟能得到張淼的指點,那在排兵佈陣和行軍打仗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原本邱老三還想借此譏諷柯巴,聞言趕緊閉上了嘴,心中暗喜,幸虧慢了一拍,否則,他一定又會被嘲笑。
“既然大將軍推薦,那明日宣此人入宮覲見。”
朱繇決定給王秦一個機會。
定下了出兵一事,朱繇又同丁寧等人商議年號一事。
新朝就得有新氣象,年號的擬定,雖不比行軍打仗重要,但卻是一個新生政權的關鍵標誌。
大楚名存實亡,新朝必須儘快的將大楚的痕跡抹去。
年號的選擇,亦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擺在朱繇面前的,有好幾個年號。
後天就是稱帝之日,今夜必須做出決定。
“就用大興二字為年號。”
朱繇最終定下大興二字,他希望他的大梁可以就此興盛崛起,一掃大楚的頹廢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