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法> 第五章 炮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炮灰 (2 / 3)

滿朝文武中,唯獨丞相張華和和戶部尚書蘇源高興不起來。

皇帝一聲令下,旨意簡單明瞭,可想要將旨意貫徹下去的工作,還得由他倆來做。

這其中便涉及了諸多繁瑣的工作,徵兵不過是前奏,重頭戲還在於這麼多兵馬的後勤工作。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二百多萬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解決的。

即使是在楚國國力最鼎盛的時期,想要供應二百多萬人的物資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何況現在的楚國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張華幾次想要上奏,最後都忍住了。

隨著楚四世當皇帝的時間越久,便越發的獨斷專行,聽不進忠耳良言。

凡是敢違背皇帝命令的大臣,不是被抄家就是被貶斥流放。

而他能夠當上丞相,皇帝看中的就是他沒有廢話,能夠很好的執行他的旨意,不會和他最對。

張華的前幾任丞相,全都是因為和皇帝唱反調,以死明鑑惹惱了皇帝,落得個屍首分離的下場。

相比而言,張華算是楚四世手上混的最久的丞相了。

於是,張華決定,就這樣吧。

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剩下的聽天由命吧。

也有人產生了疑問,蜀軍二十萬人,雖然一路高歌猛進,快要打到淮京,可想要吞併楚國,依他們的後勤補給能力,根本不能做到。

皇帝一次性調動全國的人力,用來反擊蜀軍,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

在這些人中,絕大部分又是剛才泥地裡走出來的泥腿子,根本不具有戰鬥力。

有識之士憂心忡忡,他們看出了問題的嚴重與後果。

這麼多人的吃喝,一旦處理不好是會搞出大問題的。

楚四世剛登基的時候,雖然算不上英明聖賢,可也沒有這麼昏庸糊塗啊。

楚四世的真實目的只有他身邊的太監總管知道,他要學習趙國在北方修建長城,阻擋雲國鐵騎的方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