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法> 第十四章 鐵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鐵騎 (2 / 3)

兩百萬民夫,哀聲怨道,就連空氣中瀰漫的都是對皇帝的不滿。

王秦被編進了正規軍中,不在修建長城的民夫之列,卻要負責押送民夫去河州。

百夫長是一個一米九的大高個,名叫黃華,為人熱情豪爽,但骨子裡卻是冰冷無比,被他殺死的敵人數量,不亞於三十人。

可以說,黃華能夠擔任百夫長,完全是靠軍功打拼出來的。

黃華率領的百人隊,負責押解三千民夫前往河州,等於每個人看押三十人。

兩百萬的民夫,就需要近七萬士兵押送。

為何押送?

當然是擔心這些刁民逃跑或是犯上作亂。

近年來,楚國各地都有百姓聚眾作亂,奈何他們實力不濟,全都被楚軍鎮壓。

數十年前,趙國無力抵擋雲國騎兵,耗費大量的民力物力,累死了近十萬民夫,才在北方修建了二十萬裡的長城,迫使雲國騎兵不能大規模南下。

但後來,趙國發現,即使有長城在,雲國騎兵雖不能大規模南下,但還是肆無忌憚的犯境。

往往幾十個騎兵,便能洗劫一個上千人的村莊。

邊境百姓,因此開始南遷,不敢在北境居住。

北方經濟蕭條,千里不見人煙。

趙國朝野上下,痛定思痛,覺得能夠抵擋雲國騎兵,還是得靠自身軍事實力的強大。

於是,趙國開始了軍事變法。

先是研發製造大量的戰車,用以對抗雲國騎兵。

起先,雲國騎兵不熟悉趙國戰車的威力,吃了大虧,死傷過萬。

後來,雲國騎兵有了經驗,不與趙國的戰車陣硬碰硬。

凡是遇到戰車陣,立刻撤退。

在一次作戰中,雲國鐵騎運用了滾木雷石,與趙國戰車陣來了一場血拼。

雙方死傷慘重,但云國騎兵的機動性更強。

趁著趙國戰車陣一時間無法恢復元氣,肆無忌憚的侵擾趙國城池和百姓。

自此後,趙國朝野開始討論新的軍事計劃,一定要將雲國騎兵打怕。

騎兵的機動性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