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戍邊軍嘛,自然歸攝政王轄制,但我這個主將,卻是太后欽點。”
陳霄一聽就愣了。
軍權在人家手裡,皇太后要點將?
那這兩不得幹起來?
陳霄撓撓頭:“太后為何點你,攝政王同意了?”
陳更年面容突然一肅,冷哼一聲,拱手向天,身上的氣勢轟然炸開。
“我隨先帝征伐了一輩子,寒刀陳九想要領軍,誰不同意?”
陳霄來回踱步,腦海中思緒飛速運轉,口中喃喃自語:“攝政王讓你輸,是為了引起民怨。”
“而民怨一起,朝中的陛下和皇后自然不好收場,所以你拼死守著春河城……”
陳霄對於便宜爹在朝堂之中的立場有了清晰的認知。
陳更年耳聽陳霄的喃喃自語,瞳孔猛地收縮。
這些朝堂漩渦中掙扎的無奈,竟然被這個曾經最不省心的兒子一語道破。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發現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哽住了。
“不對,既然你來領兵造成今日的波折,攝政王肯定是早有預見的,那提議者只能是皇太后的折中方案,皇太后應該是能看清攝政王的野心,期望讓你來阻止這些事。”
隨即就是一嘆,盯著陳更年的雙目:“異族頻繁襲擾,朝堂黨爭頻發,再加上少帝得位不正。”
“所以這場大雍與羯狄的戰爭,不是由攝政王一人主張,而是得了皇太后的首肯。”
陳更年失神,久久地凝視著兒子,彷彿在看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耳中傳來陳霄的話語,如同五雷轟頂。
“皇太后怎麼會那麼傻,定然移內憂之患,化於外患之爭!”
說出此話,陳霄嘆了口氣,回到了座椅上。
透過分析便對朝堂上的局勢有了大概的判斷。
這場戰爭不僅是軍事對抗,更是朝堂黨爭的延伸。
對攝政王而言,是借戰敗削弱太后的工具。
對太后而言,是化內憂為外患的嘗試。
而陳氏,則是被推在風口浪尖的執行者。
他突然理解了今日在將軍府中對自己嘲諷的親兵是何等的識時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