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提前準備【周朵高考日……
掛了電話, 周漁又處理了一下其他事兒,就提前下班,順道去接林巧慧, 一起回家。
到的時候, 林巧慧正在開會,周漁問了問辦公室的值班人員, 小姑娘瞧見周漁眼睛都亮了,連忙說:“是在討論南方基地的問題。”
周漁頓時就知道了。
這兩年蔬菜市場變動很大,尤其是冬季菜市場。
前幾年的時候,大棚技術沒有推廣, 所以那會兒冬天都從南方收購蔬菜拉到北方投入市場, 周漁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用大棚種植菌菇,拿到了第一桶金。
但到83年左右, 全國大面積開始推廣大棚技術,另外,平菇的種植也開始推廣, 所以, 梅樹村的生意就面臨著大的挑戰。
好在之前,周漁已經對此有所預料, 他們從菌菇生産基地轉型為菌種菌菇批發基地——也就是說,成為了一個菌種培育批發、菌菇種植技術培訓學校, 從賣蘑菇轉變成了賣技術, 回購菌菇, 從而站穩了腳跟。
但到了這兩年又有變化,平菇實在是太好培育了,而且蘑菇運輸需要冷鏈, 所以這東西也有地域性,公司從平菇種植上獲得的利潤趨於穩定,沒有增長空間。
所以,他們一方面擴大了菌種種類,譬如杏鮑菇,香菇,白玉菇,金針菇等都已經培育出來,並向全國售賣菌種和技術。
這會兒改革開放已經快八年了,過去人們總是害怕自己做生意會被當成投機倒把,別生意沒做成還惹了事,但經過八年時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是真的已經富起來了,很多人就動心了。
全民經商潮可以說已經到來,全國想要種植蘑菇的種植戶非常多,而華美的技術和研發都在全國排在前列的,這讓他們的生意一直很好,保障了利潤。
但林巧慧有一點跟周漁很像,她的危機感很重。
她認為,這種售賣菌種再回收的方式,終究會像是平菇一樣,達到一個平衡,他們還需要突破。
所以,她的目光又轉回來,瞄向了一開始周漁就種植過的草菇——草菇這東西,生長需要的條件比其他蘑菇要嚴格很多,高溫高濕不說,轉化率還低,如今全國人工養殖産量依舊很低。
在這點上,公司因為周漁的技術,有著天然的優勢。
重要的是,草菇味道鮮美,不但夏國人愛吃,同時鹽水草菇也是重要的出口産品,所以,林巧慧就準備將南方基地擴大,新建鹽水蘑菇罐頭廠。
這事兒從過年的時候就已經提了,不過因為那會兒是冬季菜銷售最好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騰出手來,如今到了六月,蘑菇也進入了生長的旺季,價格的淡季,林巧慧顯然騰出手來了。
果不其然,周漁往門口一站,就聽見穿著一步裙的林巧慧正在安排那邊的人事,不得不說,自從開始工作後,林巧慧變化特別大。
先是第一件羊毛衫,再是第一件大衣,再是第一雙高跟鞋。
八十年代的女性大概是因為改革開放,在穿衣打扮上非常的大膽和時髦,林巧慧完全跟著流行走,這身套裝是尤雪麗前幾天剛剛在電視上穿過的,她已經上身了。
周漁也不想打擾,就在旁邊找了個座位坐下等著,又過了十幾分鐘,就瞧見會議室的門開啟,燙著大波浪,化著全妝的林女士從裡面搖曳生姿的走了出來。
瞧見大女兒,林巧慧眼睛都亮了:“你怎麼在這裡?”
周漁就說:“接你回家,能走嗎?”
林巧慧連忙說:“能能能,會上我都交代清楚了。”然後扭過頭去,沖著裡面出來的工作人員,特別得意地說:“那把開會的內容落實下去,周漁來接我了,我先走了!”
那股子興奮,誰聽不出來啊。
這裡面的人,像是秋桂嬸都是老熟人,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周漁招聘的,大家都熟得很,周漁跟他們打打招呼,寒暄了幾句,這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