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司長這種態度改變,自然不是因為個人好惡,而是因為環境變了。因為大家屢屢拒絕外資,趙司長和日化局梅若雪還專門聊過,趙司長擔心的是:“會不會因此而導致合資失敗?”
梅若雪的回答是:“如果是在三年前,我會很擔心,那會兒我們一直在密切接觸國外日化大公司,想要邀請他們進入夏國,為我們帶來他們說的技術管理和裝置資金。”
“但此一時彼一時。”
梅若雪跟趙司長是同事,都是夏國的工作人員沒什麼不好開口的,“當時我們日化根本不成體系,國內市場只有最普通單一的肥皂香皂,洗衣粉也不多,牙膏更是寥寥幾種,海市日化開發的洗發膏,因為使用發質不同,根本賣不出去。”
“而出口呢,一年不過幾十萬美元,還都是往東南亞等國家,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國內市場帶不起來,國外市場也沒有銷路,我們必須引進做出改變。”
“但現在不同了,三年來發生了什麼變化你也看到了。我們國內市場我形容為百花待放,各家廠子爭相研發,産品花樣越來越多,品牌也多,最重要的是,市場也起來了。”
“我們的日化廠出新的産品不再是無人問津,而是有了受眾。”
“而國外市場就更不用說了,46君子之約,徹底守住了價格底線,現在每年外彙都超千萬。這種情況下,可以這麼說,他們來了,我們可能有更多的競爭,走得快一點,他們不來,我們慢慢發展,也不是不能發展好。”
“因此,端看他們自己的態度,他們要是還不能從這次大家的拒絕中吸取教訓,還想著拿著我們的工廠當墊腳石,那……我們也不歡迎!”
所以這事兒,就成了“雞肋”們自己的選擇。
你是真想要進入這片市場,那你就老老實實正常合資,你要是想不開,這邊也沒有人慣著你。
趙司長的態度顯然值得深思,三月底,周漁跟李曉明閑聊的時候,就聽到了新的八卦,李曉明說:“h的合資物件定了。”
周漁挺訝異的,“哪家?還挺快的。”
李曉明說:“海市長鳴日化廠。”
周漁想了想,也沒什麼大印象,李曉明就說了:“你肯定不知道的,不是大廠子,中等規模,原先計劃經濟的時候,他們主要生産護膚品,有個滋潤保濕膏你知道嗎?就是他們廠的。”
周漁一下子想起來了,這個産品有一定知名度,但跟萬紫千紅這樣的,還是不一樣的。
長鳴的條件和一開始介紹的日化廠,可是天差地別,不過想也是,大家都拒絕的情況下,要不開出特別好的條件再談,要不只能向下選。
李曉明解釋:“他們定下長鳴是因為海市政府這邊,給了不少優待,譬如土地稅收等方面,畢竟海市各方面條件都在全國前列,如果有這樣的支援,他們日後會比較好做。”
“另外,長鳴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有保濕膏這個不錯的品牌,在全國的銷售一直不錯。”
這就代表著他們的銷售渠道可以共享,外加上剛剛的成本降低政府支援這兩大項,算是不錯的選擇。
周漁問:“合同內容呢?”
李曉明就知道她肯定要問的,笑著說:“放心吧,簽之前我都提醒過了,不過長鳴實力是差一些,固定資産也不夠,所以還是他們掌握主導權,不過長鳴規避了相關風險,保濕膏和其他産品都有嚴格的規定,不會隨意提價和被取代的。”
這就好了。
畢竟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工廠,外資雖然有各種問題,但帶來的也是真金白銀,只要利用的好,有所警覺,那也是好事。
周漁點頭,還算了算:“那快的話87年就能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