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這是多好的機會,反正有利潤的,為什麼不掙啊,這是不是傻?!
埃裡克不能理解,他站在原地,像是螞蟻一樣來回轉了好幾圈,最後說:“他不同意,總有同意的,笨人不多,聰明人不有的是嗎?還有幾個廠子,隱晦地聯系一下。”
而與此同時,在郵電局,龍平梁也撥通了美國採購商瓊斯的電話,他也拒絕了九美分的報價,龍平梁給她講利潤:“即便我們售價12美分,你們的利潤已經很大了,比美國普通香皂還便宜最少7美分,為什麼非要趕盡殺絕呢?
如果利潤這麼低,我們根本沒辦法研發新品,如果有個合理的價格,我們有利潤,就能上新裝置,做研發,出新産品,大家都有的掙,做生意不應該是一起發展嗎?”
瓊斯的回答是笑了,然後才說:“哦不,你不能這麼算,我們也要利潤的,何況,你們不是有出口補貼嗎?你們可以拿著那個去發展。這樣才是雙贏!”
他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算的清,什麼都不想給他們留。
周漁說的是真的,他們只想竭澤而漁,並不想共同發展。
龍平梁心裡罵了一聲國罵,算是看透了,然後回答:“瓊斯女士,這不可以,因為那是國家補給我們的,不是補給你們的。”
在瓊斯的訝異中,他結束通話了電話。
當然,瓊斯和埃裡克不是唯二。今天所有的外商,法國的,美國的,墨西哥的,澳大利亞的,英國的,還有別的地方的想要壓低售價的,似乎都發現了一件事——他們看中的突破口,實在是不怎麼聰明。
因為,他們聽見的回複都是:“不可以!”“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而偏偏不可以就代表著,他們的壓價失敗了,要不你就不買,要不就去妥協,要妥協嗎?
沒有人願意的,他們已經在這個市場上採購了無數的東西,他們不曾有過妥協。
可這塊利潤著實有點大啊。
這讓不少採購商終於皺起了眉頭。
而周漁,回來後見到了蔣學,第一句話就說:“常部長那裡很熱鬧吧。”
蔣學點點頭:“有兩三個貿易團的找過去了,話說的還是很婉轉的,先是肯定了你們的這次君子之約,有志氣應該鼓勵,但又提出了問題,已經第四天了,如今日化區域還是隻有小額成交量,明天可是最後一天了。”
“他們認為很多外商,幾乎都是明天下午的飛機,他們甚至等不到展會結束,就離開了。如果這麼僵持下去,日化産品這麼多年,出口額一直不大,好不容易迎來的機會,就說不定沒有了。”
“他們建議,應該幹預一下。九美分太低,可以談一個中間價,讓大家有點利潤,再加上補貼,也讓採購商們有點賺頭。”
周漁冷哼一聲:“他們已經很有賺頭了。常部長怎麼說?”
蔣學說:“常部長就三個字:再看看。”
也就是說靜觀其變,不插手也不打壓,周漁鬆了口氣,看著外面漸漸黑下來的天,“成敗就明天了。”
第五天。
周漁去會場的時候,恰好碰上了建春工藝廠的王曉輝,82年秋交會,周漁將建春工藝廠的新産品放在了免費大巴車的電視上,是第一個被介紹的。
要知道,長達一個小時的路程,林林總總不下大幾十個廠子,很難有人全部精力都集中的,第一個是很沾光的。
也藉此,建春工藝廠開啟了出路,從82年開始,就一躍成為了工藝區交易的大戶,如今每年都是南河創彙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