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蘇啟生沒那麼固執,百萬外彙太重要了,他點了頭:“去辦公室吧。”
周漁立時鬆了口氣,連忙說:“那我去拿一下資料。”剛剛下車太急了,她忘了帶了。
蘇啟生點點頭,帶著年輕人往回走,就瞧見周漁去了前面的一輛黑色小轎車上,從後車座拿了包出來,鼓囊囊的。
年輕人就說:“她是不是想要行賄,要不我問問。”
蘇啟生擺擺手:“不用。”
周漁很快就過來了,跟著他們又進了銀行,這次不是在大廳,而是上了三樓的辦公室,等著坐下後,年輕人給周漁到了一杯水,蘇啟生直接拿了個筆記本和筆過來,坐在了周漁的對面:“周同志,既然你說有資料,就請講講吧。”
周漁這才進入了正題:“蘇行長,濃縮洗衣粉我們國家不是沒有。事實上,今年年初餘陽日化廠研製成功了。也同時在我們梅樹村進行了銷售。”
“這款洗衣粉是濃縮低泡型洗衣粉,價格是一塊四一斤,而普通的洗衣粉是九毛一斤,也就是說,售價高出了55。它的宣傳是洗滌用量是普通洗衣粉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雖然賣得貴,但是用的便宜。”
這個顯然對方是知道的,蘇啟生點點頭:“這個我們知道。還知道試銷效果很不錯,所以很快投入生産。”
周漁就說:“對,試銷是不錯,但是正式上市後,具體的資料您恐怕不知道吧。我們梅樹村對每樣産品每週都會進行盤點,每個月都會統計,所以恰好有濃縮洗衣粉的資料。”
說著,周漁就從大包裡拿出了資料,放在了蘇啟生面前,“您可以看到,四月上市,當月梅樹村全國資料銷售量是五萬三千餘斤。從五月開始陸續下跌,到了九月也就是上個月,梅樹村的銷售資料是兩萬餘斤。”
要知道,供銷社會盤點,但並不會像這樣對每個産品進行統計比較,這個資料是蘇啟生第一次見。而偏偏銀行就是搞資料的,這個資料他們可太瞭解是什麼意思了。
蘇啟生眉頭微皺:“為什麼?”
周漁解釋:“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消費者不接受。四月推出的時候,我們梅樹村各門店和商場,就進行推廣,可以這麼說,這麼大的力度,一般情況下,洗衣粉的銷量應該在二十萬斤左右,足足少了四分之三。
我們對顧客進行了調查,大家認為,太貴了,明明可以九毛錢買一袋,為什麼要多花錢,不相信能有這樣的效果。”
蘇啟生沒說話,而是在筆記本上刷刷刷的記錄著。
周漁接著往下講:“第二個原因是買過的顧客覺得吃虧了。宣傳的效果是一勺頂三勺,但顧客實際使用的時候發現,一勺最多頂兩勺。縱然整體是便宜的,可仔細算的人是少數的,多數顧客都認為,這個洗衣粉不誠信,沒有達到他們宣傳的效果,是他們吃虧了,所以複購的人很少。”
周漁最後總結,“願意買的人少,買了的又沒留住,最終導致了銷量一直在下降。”
蘇啟生仔仔細細看了周漁拿來的資料,每個月的都有,周漁還說:“您要是需要,我還可以將每個店的資料拿來,都是有的。”
這種東西做不了假,不過蘇啟生也不是隨意聽信的人,他問:“據我們瞭解,從八零年開始,世界各發達國譬如日本美國,濃縮洗衣粉的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取代普通洗衣粉是時間問題。”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研究的技術不達標?”
這也是重要的問題,周漁這麼解釋:“對於濃縮粉我們目前沒有相關標準。”
這也是周漁覺得難解釋的地方。
相關標準是在1984年頒布的,上面明確要求濃縮粉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不低於8,但這是低於其他國家的,譬如義大利是15到40,丹麥是10到15等等。
這就導致同樣的生産線出來的産品效果不一樣,卻還是那麼宣傳,賣的還是那麼貴,直接讓顧客對夏國濃縮粉失去了信任,直至周漁穿來的年份,全世界都是濃縮粉為主了,夏國濃縮粉的市場依舊沒有開啟,八十年代進口的數條高價生産線全部虧損。
她想了想只能這麼說:“餘陽濃縮粉的非離子是8,既然能上市,相信這個含量是達到了相關要求的。國外的都在10以上,有些還在15以上。”
蘇啟生點點頭,並沒有評價,但周漁覺得,以他的閱歷,應該能推斷一些問題。
等著蘇啟生記錄完畢,他就問周漁:“周同志,請問你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周漁就說:“有。”說著,就從包裡往外拿東西,一瞧見她這動作,那個年輕人立刻緊張起來,不過,等他看到周漁掏出來的是什麼,就鬆了口氣——兩包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