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一臉詫異,周漁也能解讀出來,大概意思就是買啥不好買這東西,不過這裡不是梅樹村,售貨員不會幫著顧客進行選擇,所以,人家雖然腹誹,也沒說啥,就說:“等著我看看有這麼多嗎?”
不一會兒她就回來了:“肥皂有50,玫瑰皂有4,行嗎?”
周漁點了頭,還問了一句:“我怎麼聽說這個有贈品啊?現在還有嗎?”
售貨員立時就氣了:“你是為了贈品啊,沒有!你還要不要?”
周漁就沒再問,把東西買下了,拎著布兜往回走。出了供銷社門,範廣西就說:“看整體質量,二三十塊就夠了,不用這麼多。”
他顯然看出了周漁的意圖之一——這會兒都不是機械化生産,很多産品的質量不穩定,想要知道整體怎麼樣,得有量。
不過周漁還有個想法,她是為了看大家都這三樣産品的接受度:“我猜測,香皂肥皂的備貨量都是50,”這是供銷社一般的備貨量,“不過看來,香皂雖然難聞,但還有人能接受,這肥皂質量可就不怎麼樣了。一塊也賣不出去啊。”
範廣西沒想到還能這麼推斷,他是真開眼界,果然銷售和做技術的思路是不一樣的,他點頭說:“咱們回去看看。”
等著進了屋,兩個人就把東西拿了出來,先開的香皂,整個皂體光滑,但顏色不對,檸檬皂不是新鮮的黃色,而是一種陳舊的黃色,看著就跟很久了一樣,玫瑰皂更是如此,南州肥皂廠調配的是那種很漂亮的玫瑰紅,他這個顏色有些發暗泛白,瞧著看著就不水嫩。
周漁沒說話,主要聽範廣西分析:“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皂基的質量不好,另一種則是技術人員的問題。他們廠不生産皂基,應該就是後者。”
肥皂和香皂的生産,其實分為三部分,油脂處理、皂基生産和成型加工。
油脂處理是因為天然的動植物油脂是有多重雜質,而且有異味的,就需要對它們進行脫膠脫酸脫脫色脫臭氫化等預處理。
這需要大型裝置,是大規模的日化廠才有的配置,譬如李曉明的海市日化廠就有自己的硬化油廠。
皂基生産則是將處理好的油脂進行皂化,這個中等規模的日化廠都會配置,譬如南州肥皂廠就有自己的皂化車間,目前夏國大部分使用的是大鍋煮皂法,但也有不少大型工廠進口了裝置,使用的是連續皂化法。還有一部分,則是自己改進,介於兩者之間。
但富源縣日化廠就是縣辦廠子,根本沒有這個技術水平進行皂化,所以,他們並沒有前兩者的裝置,是透過購買原材料進行加工的。
所以他們只有兩條成型加工生産線,一條是肥皂的,用的是冷板車法,這個跟南州肥皂廠用的方法一樣。
一條是香皂的,當時李曉明專門問過,他們說用的是真空幹燥法,這個倒是很先進,畢竟如今很多廠子還在用熱風幹燥法。
熱風幹燥法就是沒有熱源,使用是烘房,所以香皂會有幹燥不均勻的現象,另外成本高。
而真空幹燥法沒有熱風幹燥法的缺點,但它的缺點就是香皂的香味和色澤會有一些影響,這正是這批香皂的問題之一。
所以周漁也認同了範廣西的想法:“看樣子真空幹燥生産線是沒問題的,但他們的技術人員和生産人員水平都很一般。”
兩個人看完香皂,就把肥皂也拿了出來,肥皂的問題就太鮮明瞭,五十塊肥皂,上面印出來的字跡都不一樣,有的幹淨清晰,有的根本看不出來是哪個牌子的,這一看就知道,“有字跡清晰的,皂模的光潔度應該沒問題,是工人沒有及時擦皂模。”
這是工人的態度問題。
當然,同樣明顯的是肥皂邊上的毛邊每塊都有,周漁和範廣西翻了一遍後,就皺起了眉頭:“這毛邊多代表著皂模已經使用了很久,發生了磨損,皂模都是硬木製品,78年的裝置到現在,也就是四年,根本不可能發生這麼大的磨損,我看這裝置的年頭,可不是他說的這麼新鮮。”
這可是重要發現,周漁點了頭:“這個得仔細檢查一遍。”
他們又將肥皂在常溫下放了放,等著肥皂使用了常溫,再用一用試一試,很快就發現,整個肥皂比較軟,出沫少,消耗快。
出沫少是因為去汙力不夠,富源縣的水質也比較硬,所以需要去汙力更強的肥皂。就跟周漁當時給南州肥皂廠出的主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