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跟以往投稿的抄錄筆記完全不一樣的字跡,很漂亮卻帶著鋒芒,不過尤雪麗並不意外,因為小魚兒每次寄來信件都有五六篇稿子,各種筆記都有,但能看出來,都是孩子的字。
她猜測,小魚兒家裡應該有很多弟弟妹妹,小魚兒八成和她一樣,很善於壓榨弟弟妹妹。
但隨後的一段話讓尤雪麗停了下來,上面寫道:“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周漁,也是你的筆友小魚兒。如果你看了最近的報紙的話,應該會認識我。在回答你的問題前,我必須坦誠一件事,當初給你郵寄摘抄稿件,其實我是有著目的的,並非是文學發燒友的分享。”
尤雪麗突然想到了剛開始那些關於蘑菇的文章,還有門口開始賣平菇時,不少廠裡的職工去買的原因都是:“誰讓你讀的文章把蘑菇描寫的這麼好吃,孩子非要啊!”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層,可這會兒她才回過味來,這世界上的事兒哪裡有這麼巧?這都是這個叫周漁的家夥的安排!
這不是利用她嗎!
她氣得不想看了,推著車子往前走了好幾步,可隨後又想到,人家周漁可從來沒有說這些稿子是讓她讀的,是她覺得好才讀的,更何況,論起來,自己也是受益良多,這兩個月受到的表揚還有拿到的機會,雖然不能全部歸功於這些文章,但起碼是她不排斥當廣播員才得到的。
她還一分錢稿費沒付!
尤雪麗想了想,又停了下來,站在原地將信件讀完。
周漁給她道了歉,又寫道:“你在信裡問我,是否要選擇去當演員。我沒有跟你相處過,也不曾瞭解過南河電影製片廠,所以我並沒有辦法立刻給你任何建議。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否能在你去製片廠學習表演的時候見一面?”
尤雪麗有點猶豫,她可以去徵求一個陌生人的建議,可如果要見面,卻有些不敢。她不知道周漁是男是女,是個什麼樣的人。
好在,她很快發現信封裡還有東西,本來還以為是這次的投稿,可是拿出來一看,卻是一張南州晚報,她慢慢開啟,就瞧見了二版一整版的報道:“十萬斤售罄——記蔬菜公司個體戶周漁吳縣之旅”,而配圖是一張周漁的正面照片,上面,年輕的姑娘正沖著她微微笑著。
尤雪麗似乎一下子就記了起來,這不是那個在宿舍門口賣蘑菇的姑娘嗎?她那會兒人就覺得這姑娘可真好看!
居然是她!
那如果是她,尤雪麗就覺得這見面沒有什麼障礙了,她幾乎的欣喜地將信紙疊好裝進了信封裡,然後高高興興騎著車子上班去了。
她要立刻回信:她願意!
倒是尤爸爸更愁了:你看看他閨女看了信之後,一會兒皺眉一會兒高興的樣子,這是個高手啊!
周漁哪裡知道自己被人誤會了。
她這會兒在給蘑菇批發門市部定裝修——十萬斤的合同簽出來,自然夠格開門市部了。更何況,他們今年還給南州預留了一萬斤平菇。
對於這一萬斤平菇,蔬菜公司管理菌菇的聯營公司本想著是直接收過去,平均分給下屬各門市部,不過周漁沒同意。
這樣做周漁最省事,只要把貨送到就能拿到錢,但這已經是1982年了,蔬菜供應制度馬上就要進行大幅度改革,買賣蔬菜也要變成市場經濟。
到時候,所有的人都可以賣菜,蔬菜門市部會消失,農貿市場會興起,誰想賣菜就能賣菜!
只賣給蔬菜公司積累不下任何名聲。
而現在開蘑菇批發零售門市部就不一樣了,趁著大家都買不到,讓他們跑順腿,以後他們只要想起蘑菇,想吃蘑菇或者做蘑菇周邊生意,都會記得他們的門市部的。
更何況,周漁還想趁機做超市。
所以申請到資格,周漁直接一口氣要開五家。
這個門市部,蔬菜公司只批準不提供任何資助,所以選址到哪裡,怎麼裝修,什麼時候開賣都是周漁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