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母領著人在袁州住了下來。
她們到處走著,逛著,看著,發現袁州城比他們衛家居住的阜城更有朝氣,到處都是其樂融融的景象。
她們也在茶館裡聽了明媚和衛銘燊是年錦繡和穆皇轉世的話,口中嗔怪著這些人真愛瞎編,心中卻很是高興。
若衛銘燊是穆皇轉世,她們豈不是皇親國戚?
人到底都是愛聽好話的,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
四喜園裡,每天熱熱鬧鬧,前來拜見的官員鄉紳絡繹不絕。
衛母觀摩了幾天,發現明媚是真的會處理政事,心中雖然凝重,卻也不得不認了明媚的確有本事這件事情。
衛銘燊的親戚在衛母面前說道:“這斯大帥的確是個有本事的,只是如此的話將來怕是不會安於家室,您看我們家的女子哪個不是打理內宅的一把好手,斯大帥處理公務是行的,可是家宅的事情未必上手。”
衛母心中不愉,反駁道:“古有花木蘭,穆桂英,一個能替父從軍,一個能替夫上陣,你們若是誰能上陣殺敵,也不用處理家裡的家宅事,若是不能,就不要說這些有的沒的,讓人聽了心煩。”
眾人被說的啞口無言,心知這老太太怕是看上了斯明媚卻不自知。
衛母說完還是覺得不痛快,又懟道:“還有,你們整天處理的什麼家事,哪個不是讓管家管著,自己偶爾對對賬本就算是管家了,天天不是打雀牌就是聽戲,還好意思說自己管家。”
眾人得了個沒趣,卻不敢說什麼,知道自己這次拍馬屁拍到馬腳上了,嘻嘻哈哈說了幾句場面話過去了。
一群人回了四喜園。
衛母走在林子裡,越想越不得勁。
衛銘燊的話她其實還是聽進去了一些,打量從前自己看中的那些世家姑娘,陡然間發現,和明媚起來,一個是地下一個是天上。
那些姑娘的格局太小了,未必能和自己的兒子說到一起去。
明媚儼然是最好的人選,可一個女軍閥……
她很擔憂衛銘燊將來受欺負。
尋常人家的夫妻生氣吵架拌嘴就行了,這一對不得真刀真槍的打起來。
她很怕衛銘燊打不過,想到這裡眼睛紅了。
真的是一顆心七上八下,兒媳婦太弱了,覺得拿不出手,兒媳婦太強了,卻怕兒子受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