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欽章支支吾吾,眼看著馬上到中午,便拿出來食盒與惠庭山分享。
惠庭山驚訝至極,本以為霍欽章說說而已,沒想到竟然真的會廚藝,再看看飯菜的賣相,更覺得霍欽章是十足賢惠的好男兒。
家世好,相貌好,性格好,學識好,如今竟然還會做飯,這樣的男兒真是一等一的好,很適合他家女兒。
只可惜,榮親王自己妻妾成群,這霍世子耳濡目染之下也難保將來不是妻妾成群。
這麼一想,所有的優點,都不算什麼了。
他倒是寧願要一個什麼都次一等,但是會一心一意對待女兒的,畢竟夫妻融洽,家宅和諧,才能齊心合力過好日子。
霍欽章看惠庭山神色變幻,大概想明白自己在哪裡丟了分數。
不過,他不急,一切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他只要一門心思的想著給老丈人升官就是了。
吏部這邊的事情前前後後整整忙了一個月左右才清算處名目來,涉及人員之廣幾乎動搖朝廷根基。
好在,霍欽章登基後有意將一些屍餐素位之人一一拔除,前面有了鋪墊,這一次,雖是雷霆手段,但並沒有過分血腥,倒是平穩過度。
對於在外地為官的,則兵分兩路,明路里派了按察使赴各地考察吏治,暗地裡則派了幾位欽差大臣暗中查訪。
有罪查辦,無罪加冕。
更有許多官位空缺,便集思廣益總結了一套完整的考察辦法,不僅考察策論、詞賦、經義,更加務實貼合民生,如米麵油價,錢莊利息,水利興修,徭役賦稅等等實際問題。
這一套辦法為的是鼓勵官員務實利民,而非清談誤國。
如此一來,吏治清明許多。
能幹實事的人得到重用,紙上談兵的被清除出去,許多多年未曾升調的有才華的人很快得到升調。
惠庭山也被提拔到了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這個職位肩負著就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的責任,為天子耳目風紀之職。
霍欽章覺得以惠庭山耿直不畏人言的性子,堪當此任。
不過,都御史有上朝議政的責任,每日都要朝堂相見,他若是光明正大的坐在皇帝御座上,肯定露餡。
恰逢邊疆有戰事發生,本來運送到邊疆的糧草卻出了亂子,半路被盜匪截去。
霍欽章心知肚明這其中定然有貓膩,便派了一支軍隊一路剿匪,後面又派了惠庭山前去查案。
為了保證惠庭山的安全,將自己的私兵和暗衛統統派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