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狐仙大人,不知可發現了什麼?”
老太看著墨子柒陰晴不定的面『色』,以為肯定是發現了什麼問題,所以有些焦急的問道。
“您確定那天夜裡,看到的人是知府大人?”
“雖然沒有看到正臉,但那身形和聲音卻完全一樣再說,老嫗在介休城住了這麼多年,也沒少見到知府大人,所以絕對不會認錯!”
如果老太的話屬實,那此案便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其一,知府大人涉及命案,未免被人發現,便將人藏在了引水渠內,卻不料水渠堵塞,便只能夜半順著水渠至此,將淤泥疏通,將屍體轉移至其他地方。
此種狀況與知府的死亡時間不符,若他真的是七天之前死的,那麼四天之前出現在河邊的人,便絕對不是介休城的知府。
其次,來到此處的人刻意裝扮成了知府的模樣,以清理淤泥為藉口,想要透過老太太將知府供出來,而後所有人將目光轉移至知府身上時,卻得知他已經死亡,如此這件不知名的案子,變成了一樁誰也解不開的懸案。
此種狀況也存有漏洞,首先知府七日前死亡的訊息是在四天前才出現的,在清理淤泥的時候,城內除了兇手外應該沒人知道知府死去。其次,當年引水渠出現事故後,知府對外宣稱水渠工程不再開發,而今既然暢通,那麼便說明此水渠極有可能透過秘密手段開啟了,甚至當初老太兒子死的時候,這座水渠便應該是暢通的。
如此來說,除了介休城內知府與個別官員應該無人知曉才對,甚至是知府家人都不知道有這處引水渠,至今仍派人前往河流取水。那麼這座引水渠的埠應該是極具保密『性』的,用處暫且不說,兇手既然知道這處引水渠,那麼身份的範圍便極大的縮小了,可問題是從案發首日到第三日,留在知府宅邸的那個人又到底是誰?
還有第三種說法,當然這也是墨子柒最不願意選擇相信的
結合以往《八門遁甲》的資料可知,有一種龍甲神章,它的形狀像面具,戴在人身上能夠變成任何人體型、樣貌及聲音,如果佩戴者自己不說,絕對不會有人發現他身份
如果是這件東西,那麼知府宅邸內逗留的人便能夠解釋清楚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時機、什麼動機讓這個兇手不惜冒這麼大風險也要殺掉知府呢?
更何況還選用了製冷這麼聰明的辦法,嘗試去掩蓋他的死亡時辰
話說,七天前我記得應該是劉府被滅門的時候吧,那時魯通判正要帶人衝入劉府,可有一個人攔住了他,隨後才有了知府任命,讓他來梅城捉人的
如果沒有猜錯,攔住魯通判的人一定是知府,那麼他又為什麼要攔住魯通判呢?
看來這起案子的核心,應該就是那座劉府,而答案應該就在那裡
喜歡論狐妖的108種吃法請大家收藏:()論狐妖的108種吃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