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覺得有道理,但是想要各路軍隊勤王,還是有些困難的。
因為南方地域廣袤,多山川河流,崇山峻嶺,江河湖泊的複雜地形,並非像北方中原那樣一馬平川,所以各州相溝通較為困難,行走不便,而且鄉土觀念濃厚,讓各州鄉兵背井離鄉來勤王,似乎都沒多大興趣。
“各地勤王之師,遲遲未動,而且許多地方將領控制各自州之後,成為節度使,有些不好控制,各自為政,不停排程!”兵部尚書鄭文秀的這些話,可謂字字誅心,點出了起義時湧現出來的地方武將,成為節度使之後,有些不好管理了。
這與梁國的朝政,不夠完善有關,不像羅昭雲的大華朝廷,汲取隋朝的律法,在那基礎上馬上就推出新法,作為新朝氣象,推行下去。
梁國的地方駐軍將領,可以控制本州的財政、軍隊、司法等,各種大權於一身,又沒有明確的詔令和新法出現,所以對朝廷的忠君思想並不濃烈。
即便在朝中,也有一派主張議和,一派主張力戰,兩股派系相互傾軋,蕭銑平時也在平衡兩股勢力的衝撞,不過今日討論軍機大事,卻沒有召集議和派的臣子,免得又爭論不休。
蕭銑也清楚這些,對一些地方節度使武將頗有意見,但是大敵當前,卻也不想節外生枝,除非他們實在不像話,否則,還是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爭取調動附近節度使能夠調兵來援,只要聚集二十萬大軍,便能夠與大華軍隊拼上一拼,目前江陵城不足十萬禁軍將士。
“林士弘部守在清江口的水師力量訓練如何了?”
鄭文秀道“大約屯兵在清江口有三萬兵力,『操』練水師戰船,已經有很大規模,當逆流而上,調往荊門山一帶,那裡是江陵西大門,當強化防禦工事,阻擋大華軍進一步的蠶食。”
“峽州與江陵城,有荊門山一道山巒阻隔,江面水流湍急,的確是一處要塞,蕭離擬旨下詔,調林士弘帶著水軍從清江口趕往上游的荊門山一帶,水陸並進,在那裡設定關隘,倘若峽州告破,還能夠作為一道障礙關卡。此外,峽州不得不派人去指揮了,許玄徹將軍,你可願帶兵前往,為朕分憂?”
許玄徹目前為左衛大將軍,被蕭銑點名之後,雖然知道此去危險重重,但也不得違抗皇命,拱手道“臣去峽州,定當力抗李靖軍隊,若能破敵最好,若是破不敵,怎也得讓大華軍隊付出慘重代價。”
“許將軍有此決心,朕便放心了。”蕭銑點點頭,『露』出一絲笑容。
接下來,又討論了一些糧草、調兵、皇城防禦的事,如何繞過議和派,出兵順利的問題。敲定之後,諸人離去,蕭銑才鬆了一口氣,但是臉上的焦慮愁容,卻仍然凝重。
天才本站地址。網址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