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羅昭雲早早就起床了,在院子鍛鍊身體,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蛙跳,把身體活動開,然後打了一套拳,然後把運動產生的熱量,及時下壓入腹,轉化為一絲氣勁,積少成多。
用過早膳後,羅昭雲認真翻閱賬本,看到莊內儲存的錢貫、白銀,還有糧倉內的穀物儲存。
“黃金三十兩,白銀五百兩,五銖錢貫三萬吊,大小珍珠四十顆,粟米七千石……”
羅昭雲掃過賬冊,對目前莊院儲備做到心中有數,加上這次父親羅藝私下送給他的二十兩黃金,幾百吊錢,還有一些橫刀、弓箭、甲冑等,也算一筆財富了。
隋朝使用五銖錢,又叫開皇五銖,是圓形方孔的銅幣子,象徵著天地乾坤,自西漢時候推行五銖錢,到隋朝統一天下,更是統一全國貨幣,一吊百錢,一千錢就重四斤二兩,製作規整,質量很好,由於隋朝盛世已臨,錢幣在市面通用不足,所以幣值堅挺,尋常人家幾吊錢就能過一個月。
羅昭雲讓管家馮堯準備了一些五銖錢和銀豆子,要犒賞一些護行的甲士,早早打發他們回北平城,這樣他也能安心在這裡開啟新的生活了。
這些隨行的徒步甲士,都是幽州驃騎府計程車卒,此次被羅藝挑選出來一個大隊的人手來執行護送任務,按照隋朝軍制,三名關係好士兵組成一個“小隊”,三個關係好的小隊組成一個“中隊”,五個中隊在組成一個大隊,這個大隊一共四十五名士兵。
再額外加入五人就是隊伍的頭領,分別是指揮者隊頭,執旗副隊頭,執法文職“押官”,還有兩名護旗兵叫“左右傔旗”,組成五十人隊,這是隋軍基本活動單位。
通常五十人要配備五“幕”,也就是睡五個帳篷,十人睡一帳,這十人也叫“一火夥)”,互稱夥伴。在《木蘭詩》裡所說的“夥伴皆驚忙”就是指這種關係。
一路上,羅昭雲曾細心觀察,對隋朝這種行軍規制有了初步瞭解,隊頭、押官等雖有軍職,但官品極低,開皇年間隊頭又稱都督,只有正九品下,其它沒有官品。
辰時二刻,院子裡聚集了三十多人,懶懶散散,完全沒有了戰鬥時候的彪悍和英武,甚至甲冑穿的都不齊,要不是聽說有犒賞拿,他們都不會鳥這個羅家傻公子。
史大奈、趙燦、梁錚等人也來到院子內,要看羅昭雲如何打發這些兵痞子。
“諸位軍士兄臺,承蒙各位齊心協力,護送昭雲一路北上,風塵僕僕,長途跋涉,還與馬賊交戰,添了傷亡,昭雲感激不盡,又很過意不去。為此,私下做主,從莊院的倉稟錢庫內提取一些錢幣,贈予大夥,算是辛苦酬勞,這不與家父軍中賞賜衝突,完全是在下額外感激之情,請諸位軍士承納!”
“給多少啊?”有兵痞子囔囔道。
“肅靜!”執旗副隊頭轉身喝斥,但沒有多嚴厲,只是做做樣子。
羅昭雲絲毫不以為杵,臉色平靜道:“每名軍士二十吊錢,隊頭追加十顆銀豆子,其餘四位軍官,加五顆銀豆子。”
院子內的不少甲士頓時眼神一亮,臉色都露出驚喜,一吊百錢,二十吊五銖錢,足夠一家人三個月的開銷了,他們雖是府兵,但是自開皇十年起,隋文帝認為天下已太平,可以讓府兵們安心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不再強調世代軍籍,代代為兵,而是推行兵農合一,如此一來,府兵漸漸淪為了民兵性質,戰鬥力下滑,軍士們對戰爭已經不感興趣,相反對耕地、賺錢更上心了。
此時府兵甲士們看到錢貫,心中的怨氣和不服一掃而空,轉而代之的興奮和貪婪之色。
羅昭雲一招手,管家馮堯帶著幾位奴僕,端著幾個銅盤過來,上面放著不少錢袋子,已經劃分好了,二十吊一個小布袋,一袋重八斤四兩的樣子。
隊頭、執旗副隊頭、押官等人也都露出滿意之色,畢竟他們也獲得不少,除了二十吊錢,還有銀豆子,額外所得,不要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