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無非就是三板斧,首先填上護城河,之後用弓箭掩護,讓步兵衝鋒,或者,有條件有經驗的主將,還會用投石車或者井欄來攻城。
袁軍顯然沒有投石車,因為,投石車是三國官渡大戰,在曹『操』被袁軍弓箭手,給打的抬不起頭的時候,由曹『操』手下的謀士發明製造,現在還沒有呢?
而辰凌有投石車,全是紅後的功勞,紅後有她自己的資料庫,再加上,辰凌小世界之中的工廠物資,在紅後和紅女皇指揮終結者製造出來的。
另外,辰凌還讓紅後製造了很多制式武器,當然了,這種制式武器都是三國這個時代的,雖然,比較先進,也是在一定範圍之內,並沒有超出這個時代的科技。
當然了,這些都是剛開始的時候,等後期,辰凌在自己的治下,會建立特殊機構,兵器和器械製造營,這裡專門生產一些,當代高階武器和器械,當然了,這裡會以武器為主,也會生產一些,如農具等相對先進的器械。
我們閒言少敘,而太史慈守衛的不是城池而是要塞,就算是要塞,這要塞往往要比,普通的小城池還要難以攻取。
一般的小城池,如果城防荒廢,再加上主將不用心,往往那些小城池,都沒有什麼守衛力量。
但是,今天的白馬要塞可不是說拿下就能夠拿下的,張南下令讓他部下的一千弓箭手,放箭之後,並沒有對要塞之中的辰凌兵馬和太史慈,有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而這第一步遠距離的攻擊,袁軍就算失敗了,可是,張南也不敢更不會,在這個時候,讓兵馬後撤,緊接著,張南就下令全軍攻擊。
一萬袁軍對一萬辰凌兵馬,雙方主將,一方是大將太史慈,另一面則是顏良手下的裨將張南。
雙方兵馬的人數,看似差不多少,但是,綜合因素一看,還是太史慈一方佔據優勢,他們不但有堅固的白馬要塞,還有先進的武器裝備。
別看,袁軍的弓箭傷不了對方,可是,太史慈手下的人馬,卻有五千弓箭手,並且他們手裡的弓箭,都是當時最先進的。
而五千弓箭手,並不是單純的弓箭手,他們都是能夠當弓箭手用,還能夠當普通的人馬來用。遠距離就用弓箭,近距離就用兵器。
一輪箭雨過後,張南手下的人馬,就倒下了一層,別看一層說起來不多,一萬人馬,倒下一層,那就是一千人馬啊!
在這種相對比較小的攻防戰之中,一輪箭雨就殺敵一千來人,這是何等的壯觀啊。
在顏良幾次用戰鼓催促張南,加緊攻勢之後,他沒有辦法,就只好拿著兵器,親自上陣。
在張南付出了三千人的傷亡之後,他們的人馬,終於殺到了白馬要塞的近前。
正常來講,這就是短兵相接,開始真正的進攻被,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還沒等張南明白過來的時候,就見太史慈立即傳令道:“弓箭手後撤,自由放箭,長槍兵上前!”
在太史慈的指揮下,從一萬辰凌兵馬之中,又走出三千名長槍兵,這些兵馬,在得到主將的命令之後,都是拿著三丈來長的大槍,隔著柵欄就用大槍扎向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