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巡街的向他們打聽什麼“奇異人士”的事情,市井小民們顯得特別的上心。
一時之間,在南市的地頭,竟然掀起了一場關於“奇異人士”的“討論大會。”楊牧收到的這類報告,一下子爆炸似的增長。
每一份報告,講述人都拍著胸脯保證,一個個信誓旦旦,說是自己親眼所見。
多是“狐仙”,“遇鬼”,“黃大仙”,“遇神仙”等,聽特別玄學的事情。
楊牧自身的經歷已經夠玄奇,他自己對於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這件事,已經不會持懷疑的態度。
收到的報告雖然很多,上當班沒事的時候,楊牧總是藉著職務之便,尋找報告講述人當面瞭解事實情況。
一份份報告走下來,楊牧發現有些事情真的很玄學,但是他所想要“尋訪高人”的根本目標,並沒有實現。
既然不能從民間野路子找到想要的結果,楊牧直接改變方法。從正規的武學門徑,開始尋訪名師。
民國時候的武學大師們,大多以武學傳家,父傳子,子傳孫,世代相傳。若真的是有所謂“高人”很有可能他們是有自己的圈子的。
江湖上有一種說法,打了小子,惹出老子。
楊牧倒沒有打上門,每次上門拜訪的時候,還會帶上禮物。
先禮後兵嘛!
期間,還真逼出來幾個所謂的“高手”。這些高手,或是格鬥技巧精湛,或是煉體強悍高超。但對於內功這種東西,就跟聽聞“鬼”一樣,都聽過,沒見過,傳說中的東西。
楊牧與他們交流切磋之後,雖然沒有得到內功上什麼經驗。拳腳上面的技巧,收益頗深。
由於楊牧一直在尋求內功上突破,時間久了,武者圈裡早已流傳開來。後來有一天,真有一人拿出來一本先祖的手札,詳細記載了內功的修煉過程。
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世子孫也是按照先祖的手札修煉,不論多努力,還是無法做到手札上記載的那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聞楊牧滿世界裡的找尋,便拿出來跟他做交易。畢竟,這些以前對於外人可都是不傳之迷。
雖然現在無法修煉,但是拿出來,也要換點東西才行,總不能白拿出來吧。
楊牧並沒有對這樣的說法感到氣憤,反而覺得很正常,也樂於見到這樣做法。
對於付出人情還是金錢,楊牧會好不猶豫的選擇金錢。世間什麼都好還,唯有人情最難還。
楊牧付出一百萬大洋的金錢,換來了這份吳家老祖的武功手札。
雙方在多位同道的見證下,完成了這次交易,對於這樣的結果,雙方很滿意。
吳家得到這一百萬大洋,可以對武館進行重新修整,嶄新的環境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學員前來拜師學藝,形成良好的迴圈。而付出,不過是一份沒有的手札,再說,他們自己手中也有備份。
不管怎麼看,吳家都沒有覺得自己吃虧。
另一方面,對楊牧來說,付出有價值的金錢,換回來無價的經驗,他也覺得自己沒有吃虧。
這就達成了雙贏的局面,跟損人有時候還不利己的零和博弈,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這份手札之中,楊牧找到了引起入穴的方法。
其實很簡單,利用體內氣息流動易於操作的特性,將這些氣息旋轉起來,形成一個螺旋“標槍”!狠狠的紮在阻擋的薄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