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第286章 通天塔第八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6章 通天塔第八層 (2 / 3)

根據華夏曆史的介紹,祖沖之,字文遠,祖籍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先世遷居江南,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他的父、祖皆諳熟天算,學識淵博,為時人所敬重。

衝之少傳家業,青年時代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研究。此後,歷仕劉宋、南齊,官至長水校尉。他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在數學方面,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π的不足近似值和過剩近似值,並用以校算新莽嘉量斛的容積。

這個圓周率值,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成就,直到15世紀的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和16世紀的法蘭西數學家韋達才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祖沖之還確定了兩個分數形式的圓周率值,約率π=227≈3.14),密率π=≈3.),其中密率是在分母小於1000的條件下圓周率的最佳近似分數。

密率為祖沖之首創,直到16世紀,才被德國數學家奧托和荷蘭工程師安託尼茲重新得到。

在西方數學史上,這個圓周率值常被稱為安託尼茲率。

祖沖之和其子祖𣈶,在劉徽工作的基礎上,圓滿解決了球體積計算問題。

他們得到下列結果:“牟合方蓋”底徑相等的兩圓柱直交之公共部分)的體積等推算過程中提出了“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二立體等高處截面積恆相等,則二立體體積相等)”原理。

這個原理,直到17世紀才為義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重新提出,而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華夏現在一般稱為祖𣈶公理。

據《隋書·律曆志》記載,祖沖之對於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也有所研究。所著《綴術》一書,是著名的《算經十書》之一,曾被唐代國子監和高麗、扶桑用做算學課本,可惜已經失傳。

在天文曆法方面,祖沖之在長期觀測、精確計算和對歷史文獻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創制了《大明曆》。他最早把歲差引進曆法,提高曆法精確性,這是華夏曆法史上的重大進步。

他還採用了391年有144個閏月的新閏周,突破了沿襲很久的19年7閏的傳統方法。

《大明曆》中使用的資料,大多依據長期實測的結果,相當精確。

他還發明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也為後世長期採用。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祖沖之上書劉宋朝廷,請求頒行《大明曆》,但遭到了皇帝寵臣戴法興的反對。

戴法興指責引進歲差和改革閏周等,違背了儒家經典,是“誣天背經”。

祖沖之據理力爭,針鋒相對的寫了一篇辯駁的奏章。

他表示“願聞顯據,以核理實”,並引用歷史文獻和天象觀測的大量事實,逐條批駁了戴法興的論點。

他明確指出天體執行“有形可檢,有數可推”,是有規律的,科學在不斷進步,人們不能“信古而疑今”,充分體現了一位科學家堅持真理,革舊創新的可貴精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