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鳳跪了幾個時辰,柱間雷聲殷殷,響了一陣,光霞忽然斂盡,連往日所見都無。
她正在驚疑之間,猛地一聲爆音過處,十九根玉柱上同時冒起千萬點繁星,金芒如雨,灑落全庭。接著,當中玉柱上,又射出一片彩霞。
她定睛一看,那十九根大可合抱的玉柱,都是齊中心裂開一個孔洞,長短方圓,各個不同。每個孔中都藏有一物,大小與孔相等。
只當中一個孔洞特長,裡面分著三層:上層是兩口寶劍,中層是一個透明的水晶匣子,下層是一個珊瑚根雕成的葫蘆,不知內裡藏何物。
再看其餘十八根玉柱內所藏之物,有十根內都是大大小小的兵器,除了有三樣是自己在安樂島見過的寶劍、弓、刀之外,餘者形式奇古,皆不知名。
另外八根玉柱孔內,四根藏著樂器,兩根藏著兩個玉匣子,一根藏著一葫蘆丹藥,一根藏著三粒晶球。這些寶物,都是精光閃耀,幻彩騰輝。
初鳳知道寶物已出現,驚喜欲狂,惟恐玉柱開而複合,再次隱去,匆促間也不暇一一細看,急忙先取了出來,運往前面。
寶物太多,她連運幾次,方得運完,且喜無甚變故。
先拔出寶劍一看,一出匣,便是一道長約丈許的光華。尤以當中大柱所藏兩口,劍光如虹,一青一白,格外顯得珍奇。
初鳳便取來佩在身旁,將其餘兩口收起。
再看別的寶物,每一件都是光華燦爛,令人愛不忍釋,只是多半不知名稱用處。看來中柱所藏,必是個中翹楚。
那珊瑚葫蘆,小的一個雖也是珊瑚所制,卻是質地透明,有蓋可以開啟,看出藏的是丹藥。
惟獨中柱這一個,雖一樣是珊瑚根所制,卻是其紅如火,通體渾成,沒有一絲孔隙。拿在耳邊一搖,又有水聲,不知怎樣開法。
那透明晶匣裡面,盛著兩冊書,金籤玉笈,朱文古篆,是一細長方整的水晶,看得見裡面,卻拿不出來。書面上的字,更是認不得一個。
那兩個玉匣長約三尺,寬有尺許,也是無法開啟。
初鳳想起老蚌遺命,異寶出現,不久自有仙緣遇合,且等到時再作計較。
紫雲宮深藏海底,不怕人偷。除幾件便於攜帶的,取來藏在身上之外,餘者俱當陳列一般,妥放在初鳳的室內。
寶物到手,她越盼兩個妹子回來,想要親自去尋,惟恐宮中寶物無人照看,又不能全帶了出去。雖說地勢隱秘,終是不妥,她盤算了多日,都未成行。
初鳳每日守著這許多寶物,不是一一把玩,便是拔出寶劍來,亂舞一陣。
這日,她舞完了劍,見那盛書的晶匣光彩騰耀,比起往日大不相同。她看著奇怪,又捨不得用劍將晶匣斫破,想了想,沒有主意,便往老蚌藏骨之處默祝了一番。
這回她是無心中繞向後園,走過方良的墓地,採了一些宮中的奇花異草供上,獨自坐在墓前出神。
她想起幼年目睹老父被害的情形,倘若此時父母仍然睦在,同住在這種洞天福地,仙書異寶又到了手,全家一同參修,豈非完美?
如今兩個妹子久出不歸,雖然她得了許多寶物,卻不知用處。那什麼仙緣遇合,更不知應在何日?
初鳳越想心裡越煩,不知不覺中,竟在墓前的軟草地上沉沉睡去。
睡夢中,她似乎看見方良走來,喚道:“大女,門外有人等你。你再不出去將他救了進來,大事去矣!”
初鳳見了老父,悲喜交集,往前一撲,被方良一掌打跌在地,醒來卻是一夢,心道:“老父死去多年,平日那等想念,俱無夢兆,適才的夢來得古怪。我連日貪玩寶物,也未往宮外去採海藻,何不出去看看?如果夢有靈驗,遇上仙緣,豈非大妙?”
她一想到這裡,便往宮外跑。
初鳳從安樂島回來之後,平時在宮中都穿著衣服,僅有時出來採海藻,一則嫌溼衣穿在身上累贅,二則從安樂島回來時忘了多帶幾件衣服,恐被水浸泡壞了,沒有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