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李隆基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在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發生兵變的現象。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無確切說法。
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後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五、六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
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姦汙未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八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是她的道號。
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
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
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
唐高宗和武后大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
她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麼?”
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為她挑選駙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十六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
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透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便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
薛紹的兄長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
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
因為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
於是,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
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