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唐高宗和王皇后,都是藉著為唐太宗進行五週年忌辰,來見武則天的。
對唐高宗來講,他一直就沒有忘記武則天,只是由於即位之初,諸多軍國大事要他進入狀況,並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安排。
再加上他也還受制於開國以來的皇親國戚功臣,不得不謹言慎行,以蓄養自己的威望。
還有出身名門貴胄的王皇后,處處用禮法對他加以管制,而另有一個蕭淑妃,也分散了他一些感情,因此一下子還沒有顧到武則天。
至於王皇后,更是非見武則天不可。
因為王皇后出身名門,太過賢德方正,使得高宗興味索然。
於是,蕭淑妃乘機把高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吹得一口好簫,做得一手好湯餅,還能學市井中罵人的口吻與皇帝打情罵俏,更兼不斷變換手法,刺激皇帝的新鮮感。
王皇后醋勁大發,想起了武則天,便不惜用飲鴆止渴的辦法,來對付蕭淑妃。當她在感業寺中,看到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表情時,竟然暗暗地笑了。
她根本就沒有想到,接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引狼入室,養虎為患!
唐高宗思念武則天,但礙於祖訓,加上他本人的懦弱,暫時還一籌莫展。
此時,蕭淑妃又為高宗生了個兒子。
怒氣衝衝的王皇后,經過秘密的安排,居然把武則天悄悄接進宮中,蓄髮換裝,在高宗永徽六年的一個春夜裡,不著痕跡地把武則天送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懷抱中。
武則天第一次入宮是十四歲,做了太宗的小女人。
她第二次入宮,是三十一歲,以成熟的風情與母性的柔情,將比她小四歲的唐高宗撩拔得如痴如醉。
第二天,武則天就被冊封為昭儀,算是九嬪之首,僅次於皇后及四夫人,在後宮已是排名第六的人物了。
於是,武則天使出混身解數,把李治緊緊抓住,更以卑詞屈禮穩住王皇后,做她的踏腳石。
沒有多少時日,蕭淑妃就敗下陣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王皇后終於發覺不妙。
………………
“新人笑倚龍床戲,舊人哭墮鳳頭釵。”
此時的武則天,不但是蕭淑妃的眼中釘,也變成了王皇后的眼中刺。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於是,在激烈的後宮爭奪戰中,現在輪到王皇后掉轉頭來,與蕭淑妃聯手,向武則天進行無情的攻擊與詆譭。
但是,她們又怎麼可能是武則天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