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想,親自下城門樓,回到“南山國”境內,按照我的記憶,南山國地勢跟共和國類似。西高東低,有好幾條大河發源於西夏,橫穿南山國境流入大海。
“孫將軍,請過來一下。”我招手道,怕他無法看清我的戰術動作。
孫立榮打馬前進,為節省時間,直接從潼關城穿了過來。兩個逗比西涼兵?屬我麾下?,還彎弓搭建,準備射孫立榮,被我制止了。
孫立榮過來,翻身下馬笑問:“王爺作何打算?”來巨司才。
我用標槍在地上劃了五道線:“我南山境內,有五條大河,不知孫將軍知曉否?”
孫立榮點了點頭:“拆橋麼?本帥的騎兵可以人馬分離,抱木泅渡過河,而南山境內已無兵源,無法阻止我軍渡河。只不過這樣會耽誤些時間罷了。”
“呵呵,橋肯定是要拆的,”我在“河”上畫了個叉,“但誰說南山國再無兵源?”
我用標槍在最靠近妙香城的那條“河邊”,畫了幾個三角形:“孫將軍可知我南山還有十萬海軍?”
“十萬海軍?”孫立榮明顯一愣。
“正是,”我看他好像真不知道,便決定詐他一詐。“我南山海軍分駐於海岸數個港口,常備海軍者兩萬,領朝廷俸祿,民兵海軍者八萬,不領朝廷俸祿,但擁有販賣魚ノ鹽之特權?國有企業性質?,遇南方列國襲擾,便登船作戰,我海軍之陸戰能力,甚至不及平民,所以此次被孫將軍大兵壓境,亦未調動他們,但若在江面之上,南山海軍足可號稱‘天下無敵’!”
我說的有一半是實話。南山國確實有海軍,驢三哥在驛站裡跟我講過,只不過數量卻沒有十萬,只有兩萬,孫立榮定然是醞釀此戰很長時間,對於南山國軍力瞭若指掌,所以我引入“民兵”的概念。憑空捏造出8萬海軍來嚇唬他,就賭他情報掌握的不夠準確,相信我的說法!
“嘶!”孫立榮倒抽一口冷氣,顯然是深信不疑,“王爺的意思,是將這十萬海軍調入內江,陳於修羅江上,拱衛妙香城?”
“正是!”我得意地點了點頭,南山國南部,河澤甚多,妙香城就建在修羅江邊上。
孫立榮揹著手來回踱步,這時那兩支慢悠悠的騎兵已經來到了木桶旁邊,都看著孫立榮。
“撤。”孫立榮冷聲下令,翻身上馬,跟騎兵一起撤回己方大營。
呵,兵不厭詐這招,已經被我運用到了“無恥”的地步了!
這可不是一場遊戲,而是真正的戰爭,今天在校場上的一切,如果我無法應對孫立榮的攻勢,讓孫立榮放棄原計劃,那麼,明天便極有可能變為現實!
現在是西涼進攻,南山防守,我就是區域性勝利,抵擋住西涼攻勢,也無法逆轉取勝,所以我沒必要對於自己的應對戰術藏著掖著,即便是真有十萬海軍那又如何,只能阻擋西涼騎兵渡河攻取妙香城而已,騎兵往後退二里地,海軍就對他們無計可施了!
但是,騎兵犯境,遭殃的是沿途的南山國老百姓,所以我必須明確告訴孫立榮,你不要來長途奔襲妙香,來了也沒什麼卵用,還是好好琢磨怎麼打潼關吧!
兵者,國之大事,然一國大事之首,非兵也,民也!我們打仗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趙冉的錦繡江山,而是為了讓兩萬萬南山國百姓,免遭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