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一個小時,草人草馬第三次下放,西涼騎兵又衝了出來,這次射的箭更少,而且草人收回之後,他們沒有徘徊,直接就回了營地。
第四次,西涼騎兵依舊出擊,不過卻沒有放箭,而是直接衝到城下,其中一個實氣西涼帶頭大哥飛身而起,踏在城牆上,一刀斬斷繩索,將繩索最下方的一組草人和草馬給砍掉,西涼軍官落回馬匹,拖著“戰利品”,帶隊回營。
第五次下放,西涼兵終於沒有出來,草人草馬紛紛落地,等了一會兒,西涼兵還是不出來,龍天雲找不到我,只好下令再把它們給拉回去,這時我聽到西涼軍中傳出陣陣笑聲,可能是在嘲笑我們。
現在時間大概凌晨4點,月亮已經下山,時間也差不多了,我下了城牆,騎馬來到太守府,府內,一千東宮騎兵軍精銳嚴陣以待,為首的正是東宮羽林衛隊長馮唐。本來太子也想參戰,但我怕這次戰鬥凶多吉少,以他有傷為由,沒讓他來。
我跟馮唐碰頭,開啟太守府大門,藉著夜色掩護,東宮騎兵隊分頭上了城牆。
我找到龍天雲,這時才將自己的計劃向他和盤托出,龍天雲聽完,給了我三十二個贊!
繩索上除了那兩千草人草馬之外,又扣上一千真人テ真馬?馬具都已經在太守府完成改裝,馬鞍假裝掛鉤,可以與繩子上的扣快速連線,也方便解開?,與上次投放依舊相隔一小時之後,東宮騎兵隊被放了下去,馬的眼都被蒙著,馬嘴也都堵著,防止它們因為恐高而亂叫喚,我也在一千騎兵隊之中。
落地後,一千騎兵快速將自己解開,脫下閃亮的戰甲,將戰馬伏在地上,因為裡面都穿的是跟我同款的夜行衣,所以蹲在城根底下,與青磚城牆幾乎一個顏色,雙方相隔一千五百米,並不會被敵人輕易發現。
西涼兵果然沒有再出擊,過了兩分鐘,我向上方的龍天雲招手,他又將那兩千草人草馬給拉了上去。
五分鐘之後,我確定西涼軍沒有發現我們,將我的戰馬拍起來,翻身上馬,和馮唐各執一隊,移動到青龍山和城牆交界的部位,也就是潼關與渭水之間倒梯形平地的兩個梯形邊,向西涼大營疾馳,因為馬腳下都裹了布,所以跑起來聲音並不大,等我們到達西涼軍營外一百米左右的時候,西涼哨兵才發現我們,吹號報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等西涼兵從營帳裡跑出來,我們已經衝到了寨門口,八個東宮軍甩出抓鉤,鉤住寨門,反方向拖拽,寨門被輕鬆拽倒,五百精騎殺入敵營,並未戀戰,依舊沿著山腳突擊!
之前在城門樓觀察敵情的時候,我就發現西涼軍營的營盤,彷彿是按照某種陣法來搭建的,相互之間的位置テ距離,並不等同,如果能航空俯拍的話,所有營盤構成的圖案,可能是天上的星座,而營盤兩側,靠近大山的位置,營壘最為稀疏,所布兵力相對較少,防禦能力較差,可以直接穿透營壘,到達渭水河邊!
東宮騎兵隊全部穿透營壘,衝殺到渭水河邊,用時僅三分鐘,甚至沒遇到像樣的抵抗,浮橋就出現在眼前了,但我們不是奔著浮橋,而是奔著岸邊列放的投石車來的!
騎兵隊伍散開,每百人一組,各自奔向一架投石車,到達投石車下,將掛在馬鞍側面的牛皮袋子解下,用匕首在上面戳幾個小洞,然後從不同方向丟向投石車,投石車因為結構太過複雜,牛皮袋子拋上去,幾乎都卡在了投石車的部件上,牛皮袋裡的油,順著投石車向下流淌。
三個騎兵用長矛挑起西涼兵營帳外面的火盆,甩向投石車,投石車因為表明都是油,忽地一下燃燒了起來!
“撤!”我大手一揮,帶著騎士們直往旁邊的青龍山跑去,你可能要問了,為什麼不往潼關跑呢?因為潼關城牆和西涼營寨之前有一千五百米的真空地帶,我們又身處西涼軍營後方,回潼關最近的路線,就是穿過他們營帳,我們為了隱藏行蹤,身上都沒護甲,衝擊他們營寨不是送死麼!即便僥倖衝過去,在真空地帶也會被西涼弓箭手給追著射!
所以我制訂的撤退路線是向青龍山跑!
西涼軍畢竟不是草包,當我這支五百人東宮隊跑到青龍山腳下的時候,雖有盾牌護體,卻也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沒辦法,打仗,就得有犧牲,騎兵棄馬,鑽入青龍山,用隨身攜帶的抓鉤往山上爬,西涼步兵追了上來,但他們身著重甲,山勢又陡峭,運動速度沒有東宮軍快,山中遍佈密林,他們的弓箭也發揮不出優勢,只是在一處斷崖前,東宮軍向上攀爬的有些吃力,耽誤些許時間,後衛部隊被西涼軍追上,射死了幾十人。
不過上了斷崖之後,東宮軍也就安全了,我往那邊的山嶺看過去,馮唐帶的隊伍也已經進入山林,山腳下燈火通明,西涼軍也正往山裡鑽,而那十架投石車,無一例外全被熊熊大火所包圍,火勢大到無法近身,更別說用水救火。
等我們爬上山頂,再回頭看,好幾架投石車已經被燒散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