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開著三輪車離開了小曼家的店門口,來到了超市邊的一個百貨商店。
百貨商店與旁邊的超市離的並不遠,大概只有幾十米的距離。
站在百貨商店的門口,都能看見人來人往的超市。
與門可羅雀的百貨商店形成鮮明的對比。
說起來,那家超市以前也是百貨商店,與沈建面前的這家一直是競爭的關係。
後來,那個老闆比較有魄力,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又借了一些錢,買下了隔壁店的三層房子,開了現在的這家超市。
到現在有十幾年了。
這十幾年裡,那個老闆不但把債務還清了,還賺了不少錢。
收穫的不止是錢財,還有隔壁店的那三層房子。
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這家百貨店老闆,沒有敢於拼搏的精神,一直守著這家小百貨商店。
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賺到的錢也夠一家人開銷了。
還供了家裡的女兒上了上學。
只是,他家的兒子不太爭氣,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這些年一直在外面混,只有過年才回來一趟。
家裡人也沒指望他能賺錢回來,能夠將自己養活,不伸手向家裡要錢花,就已經很不錯了。
他們夫妻兩個,守著這家店,日子過得倒也幸福。
沈建進門去了。
這次林玉並沒有在外面乾等著,因為離的很近,乾脆就跟著沈建一起進了百貨商店。
兩間不大的房間,牆邊擺滿了一圈貨架,中間的地方,也都是一排一排的貨架。
貨架與貨架之間,只留了剛剛夠人走的小道,胖一點的人都走不進去。
林玉估摸著,這家店的老闆應該是個瘦子,要不然根本就進不去。
貨架上,琳琅滿目的擺放著各種商品。
大到鐵鍬大鍋,小到指甲刀耳朵耙子,只要是尋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在這裡基本上都能找到。
很難想象,在這兩間並不大的房間裡,擺放的東西種類感覺比超市裡的種類還多。
甚至連漁網都有的賣。
這在這個小鎮上根本就不好買,因為牛頭鎮根本就沒有漁具店。
就因為沒有漁具店,所以這家店才賣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