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一旦說出來,肯定會引起大家的懷疑,甚至他們的信心也會動搖。
但是沒辦法,不止是這化肥的原因,還有更多重要的原因,使得沈建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
他之前的想法是,各家各戶只需要出地,用地來佔股份,然後人也加入進來,大家一起幹,賺到的錢,根據股份的多少來分紅。
後來發現,這太理想化了。
且不說別的,單單是人力部分的帳,就不好算。
有的人家,出兩個人,有的出一個。
有的時候有人有事,不來幹,這也不好算,亂七八糟的,不好統計。
索性,就將之前的計劃推倒,重新選定方式。
剛才沈從軍的話給了沈建靈感。
把化肥分下去,讓他們自己施自己地裡的肥。
這樣的話,他們就不會偷懶,因為這事跟他們的收入掛鉤的。
同樣的道理,他們自己的地,由他們自己種,肯定也是會盡心盡力。
地種的好了錢賣得多了,他們自己也高興。
別人也不會說什麼,因為這是他們透過自己努力賺來的。
這個計劃的轉變方式,是從以前的合夥轉成了現在的聯盟。
大家形成一個整體,但實際上種菜還是各自種苗各自的。
之所以形成一個整體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如果單單隻有幾戶人家種菜的話,種出來的菜數量很少,形成不了一定的規模,也就賣不出去。
只有種菜的人多了,種出的菜量大,才會有固定的菜販子過來進貨。
當然,沈建的科技也是少不了的。
沒有他的科技種出來的菜,就是普通的菜,跟別的地方比起來沒有什麼特殊性。
這裡是在深山裡,從縣城上來,得一兩個小時。
就衝著這一段山路,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來他這裡進那種普通的菜。
只有菜的質量上去了,菜販們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他們才不會在乎這一點山路。
因為這一點山路跟他們賺的錢比起來微不足道。
菜販子把菜收去了,他們也是要考慮怎麼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