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番淡然鎮定的模樣,反而還讓太守高看了他一眼。
“都是自己人,就不說那些虛的了。”
太守笑看著盛知衡,開口直言。
“你或許不知,我是孟大儒名下的弟子之一。”
盛知衡一愣,旋即恍然,明白了太守為何會對他有這種態度了。
先前他還想著,太守會對他如此另眼相看,不是有所圖,便是有什麼他不知道的淵源。
眼下也不過是剛剛好映襯了他的想法,果真事出有因。
經過太守的解釋,盛知衡才明瞭了其中緣故。
此次院試的主考官不是太守,是以他原本也沒注意到盛知衡。
隻是榜單排名定下以後,總是要給他這個太守過目的。
太守看過盛知衡的卷子,一見心喜,便多詢問了一些和案首相關的訊息。
隨後得知盛知衡竟同時也是縣試和府試的案首,便知曉這小三元是板上釘釘了。
太守素來惜才,便多關注了一番他的來曆,孰料竟讓他發現了,盛知衡和孟大儒之間的淵源。
不說盛知衡少時,便得到過孟大儒親口蓋章的“神童”之名。
就說盛家落難之後,盯著罪臣家屬的身份,若不是有孟大儒的推介信做擔保,別說考院試了,連府試都沒機會。
而太守是孟大儒的親傳弟子之一,對老師看顧的人,自然也上心幾分。
尤其盛知衡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便起了惜才之心。
知曉盛知衡身體不好,又聽聞放榜後盛知衡藉此理由拒絕了一眾人的拜訪和邀請,甚至還有人因此氣不忿,還有跑到太守跟前來上眼藥的。
於是才有了今日宴席開始前,太守主動先幫盛知衡正名說話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