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泱泱在系統的小金庫裡尋摸出了兩本比較適合普通人修煉的武功秘籍,一本是內功,一本是拳法。
兩兩相加,自然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於是洛家幾個孩子學武的事情便這麼提上了日程。
已經十七歲的洛泱泱出落的十分漂亮,每每出門都不得不以面紗遮面,即便這樣,來上門求娶的人依舊不少。
在這個朝代,一般姑娘十六七歲也都到了出嫁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左右就定下婚事,然後準備個一兩年,走完全禮之後就出嫁了。
可是洛泱泱14歲的時候她們一家還生活在遠山村,那時候實在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給洛泱泱定親。
後來到了青山鎮,洛泱泱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酒樓上,馮彩雲多次提起都被洛泱泱躲了過去。
再後來,她們一家又搬到了縣城,現如今,就連洛泱泱的大侄子洛建文也都開始張羅起婚事了。
尤其是今年洛建文以十五歲的年齡,一次便拿下了秀才的名頭,使得洛家改換門庭的步伐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就連洛建軍和洛建強也都成了童生,至於洛建業和洛建民以及洛建華,都是因為年齡太小的原因,所以沒能參加考試。
一家子出了一個秀才,兩個童生,這在鄉下看來那簡直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可洛泱泱知道,這只是洛家崛起的一小步而已。
面對近來馮彩雲的催婚,洛泱泱著實有些頭疼,十七歲在她們眼裡可能已經是個老姑娘了。
可在洛泱泱眼裡,自己還是個未成年呢!
而且洛泱泱現在真的沒有半點想嫁人或者招婿的想法,可是奈何老孃纏的緊啊。
今天是臘月初八,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洛泱泱好不容易從家裡躲出來,帶著兩個下人去了寒山寺看雪賞梅。
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風俗,是由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個風俗。
相傳當年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
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
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複,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因此臘月初八也是佛成道日,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成佛的日子。
漢傳佛寺每年的臘月初八都要以各種形式予以紀念,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
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在民間則有慶賀五穀豐登、驅逐鬼邪瘟疫的意義。
時至今日,佛教寺院在臘月初八的煮臘八粥的習慣,以滿足前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的需要。
有的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過佛的粥特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有時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
這樣年複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臘八節,也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節日。
洛泱泱這次出來,也是借了禮佛的名頭,決定在寒山寺小住,就是為了躲避馮彩雲想要安排她相親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