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三卷 動盪中原
第一章 名將靖邊制夷狄
第一節 封賞與調任
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七月末,京師。
陸英為了穩妥起見,直接派出了一名百總帶著十名夜不收前往京師送捷報,並囑咐那名百總要先去找李林斌大人詢問情報。
這一日,這名百總總算是風塵僕僕的率部趕到了京師,一行人連客棧都沒顧得上找,就直接來到了李林斌的府上。
李林斌聽說漢威營派人從山東送來了一封捷報,頓時大驚失色,一時不知道何處發生了戰事,急忙將那名百總帶到了書房問話。
看完了捷報,李林斌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真沒想到,在山東之地竟然還藏著谷家這樣一條大蟲!還有那聞香教竟然發展到了這樣的規模,簡直是不敢相信!幸虧是小將軍及時將其剿滅,否則後患無窮啊!”
那名百總說道:“大人說的是,我家將軍一開始也僅僅是想要剿滅聞香教而已,誰成想拔出蘿蔔帶出泥,竟是牽出了谷家這樣一個大傢伙來。”
李林斌點著頭,笑著說道:“好啊,好啊!你家將軍的這封捷報來得非常好!現在遼東局勢危急,各地流民日漸增多,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就連方閣老都在冥思苦想,到處搜尋忠臣良將啊。我看就憑著這封捷報,小將軍升回遊擊將軍不成問題!”
那名百總大喜,說道:“那就有勞大人替我家將軍多多美言了。”
“哈哈,包在老夫身上了。”
“謝大人!此外,我臨來的時候我家將軍還特意囑咐我,要我問大人一句,有沒有袁大人的訊息?”
李林斌聞言頓時雙手加額,說道:“看我這記性,有!袁明軒在幾日之前派人給我帶了一封書信,說是要我轉交小將軍的。這些日子兵部一直在忙活遼東的事情,我竟是一時忘卻了。”說完,李林斌便取出了一封書信交給了那名百總。
百總接過書信妥善收好,隨口又問了一句:“大人,難道遼東那邊又出了什麼事情了嗎?”
李林斌神色一暗,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建奴何曾消停過?只是現如今,不但外患未消,遼東諸臣之間又生出間隙來,前途渺茫啊!”
次日,將那名百總遣回之後,李林斌便和兵部尚書黃嘉善一同帶著山東捷報進了宮,準備向萬曆帝報捷。
二人來到萬曆帝的寢宮之後,只見到大門口被宮中的大漢將軍給戒嚴了,周圍的宮女、內侍不停的進進出出,好像還有太醫在裡面忙活著。
李林斌和黃嘉善見此情形不禁對視了一眼,彼此心中都是重重的嘆息了一聲:萬曆帝自小便身體不好,特別是腿疾更是非常嚴重,以至於近三十年沒有上朝,只能在寢宮處理朝政;自從今年初,萬曆帝的身體便越發的沉重了,到了現在已經有一月有餘未曾理事了,一直在寢宮之中臥床不起,太醫幾乎每日都要前來問安。
黃嘉善擔憂的說道:“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陛下卻又龍體欠安,國事越發的艱難了!”
李林斌則是微微的搖了搖頭沒有說話,而心中卻是有了一個極其大逆不道的想法:“萬一陛下的病情沒有好轉,哪一天突然駕崩歸天的話,那如今這個外有建奴韃虜、內有流民天災的大明朝又該何去何從呢?”
李林斌不敢再想下去,要知道越是國事艱難的時候,就越需要一位強力的君王坐鎮朝中。而萬曆帝恰好就是這樣一位君王:在位幾十年不僅威望沖天,而且三大徵打得回虜、南蠻、日倭寇狼狽不堪、噬魂喪膽,將大明國威揚於四海、得萬邦來朝。這樣的一位帝王正是力挽狂瀾的最佳選擇,可是萬曆帝卻在關鍵的時候病倒了,而且是每況愈下,難道是老天爺要讓大明遭此劫難?
黃嘉善看了李林斌一眼,見其面有愁容,便安慰道:“李大人不用發愁,陛下一定會好起來的,國事也會好起來的。咱們大明開國已經有兩百多年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一切都會好的。”
“真的都會好起來嗎?”李林斌在心中唸叨著黃嘉善的話語,猛然發現原來大明已經開國兩百餘年了,再過幾十年就夠三百年了!華夏自秦朝始皇帝大一統以來,任何一個強盛一時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是以三百年一個週期不停的輪迴,難道說大明王朝氣數將盡,所以天災人禍、韃虜敵國全都冒了出來?難道在不久的將來真的要改朝換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