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皇明風雲錄> 正文 第二卷第四章第十四節 重整旗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二卷第四章第十四節 重整旗鼓 (1 / 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皇明風雲錄

第二卷橫行齊魯

第四章自古齊魯多猛士

第十節暗流湧動(下)

徐鴻儒派來的那隊人馬在獲准進入石佛口之後,便被周圍的甲士將武器和馬匹全都收走了,然後眾人便在那數十甲士的看押下進入了石佛口。

此時的石佛口早已經不是王森初建時的模樣了,經過王森、王好賢父子的苦心經營,此時的石佛口已經被建成了一座城池一般,從遠處望去十分的壯麗。

徐鴻儒的使者一路上不斷打量著周圍,只見石佛口主城周長大約只有四里,但是房屋規模卻特別講究:首先,王森父子在石佛口主城的四圍設定了前亭(張亭子、後店(後店子、東谷(雷谷莊,後改稱雷莊、西樓(徐家樓,以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貢的教眾。而石佛口主城則是修建得結構嚴謹、氣派十足,四圍城牆牢固、城門雄偉;城內東西大街兩頭修築有兩大牌樓,上面分別刻寫有“青山主人”、“彌勒轉世”。

石佛口主城城外則建有龐大的廟宇群:城東北山腳下為"神主廟"(後人慣稱其為"雹神廟",廟內供奉兩米高紅色花崗石石雕彌勒佛像;西關為老爺廟、娘娘廟、土地祠、三官廟,南關為菩提寺(寺內正殿供奉千手千眼佛,其身後便是手執金剛杵的韋馱佛、八仙觀、城隍廟。更有顯示氣派的則是皇陵一般的王家陵墓,整個陵墓佔地百畝,豎立有二十四座龜趺蟠龍透雕碑。整個石佛口雖然佔地不是很大,但是極盡奢華、氣勢不小,甚至被周圍的百姓稱為聞香教的教都!王森父子的財富之多、用度之奢靡,從石佛口的建造中就可見一斑。

使者和一行隨從在甲士的押送下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了位於石佛口主城內的王家大院。

這時,那名甲士頭領指著使者說道:“你一個人進去吧,其他人在此等候。”

那使者不敢多說什麼,便跟著兩名甲士走進來院子。使者進入院子之後,只見整個王家大院非常的氣派內院有客廳、書房、繡樓、花園,側院有衛廳、武場、膳房、魚塘……走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使者被帶到了一處涼亭邊,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正在亭子裡寫字畫畫,此人便是王森之子王好賢。

一名甲士上前稟告了一番,王好賢聞言楞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筆,看了使者一眼,然後說了些什麼,便坐了下來喝起了茶。

那名甲士便對著使者招了招手,然後便站在了王好賢身邊侍立。

那使者見狀連忙上前,朝著王好賢下跪叩拜,說道:“小人拜見教主,祝教主福如東海、壽與天齊。”

王好賢依舊面無表情的喝著茶,過了一會兒才說道:“你剛才是在叫我嗎?我可不是徐鴻儒啊,怎麼叫我教主呢,你叫錯了吧?”

“教主說笑了,王家永遠都是教門之主,小人怎敢叫錯。小人是徐鴻儒舵主派來的使者,我這裡有徐舵主寫給教主的信,請教主過目。”使者說完便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雙手遞了過去。

王好賢並沒有接過書信,而是大笑了起來,彷彿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過了好一會兒才漸漸止住了笑意,對那使者說道:“他徐鴻儒不是一直都在說我參不透教義,無法帶領教眾度難成佛嗎?徐鴻儒不是說我根本不配稱為教主嗎?他不是在山東已經自封為教主了嗎?如今怎麼變成舵主了,還管我叫起了教主?簡直可笑至極!”

使者見王好賢動了怒,急忙說道:“教主息怒,徐舵主已經知道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是錯的,所以才派小人前來,就是想要將山東的一切還給教主,以便為自己贖罪;徐舵主甘心成為教主的屬下,成為教主的馬前卒。”

聽完使者的一番話,王好賢有些愣住了,緊接著便覺得一股寒氣直衝頭頂,心中暗道:“這個徐鴻儒為何突然變成這樣了,他難道是盯上了石佛口?想要施展什麼伎倆吞併我的教眾?不對,那徐鴻儒遠在山東那邊,就算是有心為之也是鞭長莫及的,那究竟是怎麼回事?難不成那徐鴻儒遇到了生死攸關的大難,來找我求援來了?”

想到這裡,王好賢接過了使者手中的書信,有些急迫的開啟讀了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