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一卷 遼東驚變
第五章 收兵勵志問前程
第二節 將門李如柏
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三月初。
李如柏說起來也是將門之後了,自幼就跟隨父親李成梁、兄長李如松等人征戰四方,見慣了血腥的戰場,走遍了遼東的山山水水。按理說李如柏應該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宿將,事實也確實如此:李如柏參加過朝鮮抗倭之役,參加過不少征討蒙古諸部的戰鬥,也確實立下過不少戰功,但都是在李成梁、李如松的帶領下立下的,李如柏獨領一軍征討一方的機會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
而且,李如柏出身遼東將門世家,軍中多是族中子弟、親信家丁,所以保守實力、搶功避過的觀念十分濃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從瀋陽出發後,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就一路慢行,絲毫不去理會楊鎬限期匯師赫圖阿拉的將令。在進軍初期,李如柏還會派出軍中的夜不收,不時將其餘幾路明軍的進展情況探查清楚。到了後來,乾脆連夜不收都不派了,就自顧自的朝著赫圖阿拉緩慢進軍。反正有其餘三路大軍在前方吸引建奴注意力,自己又何必跑那麼快呢?
於是,當其餘三路明軍接連遭遇建奴攻擊,紛紛戰敗潰散之時,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剛剛行至虎攔崗(在清河堡東。
抵達虎攔崗時,天色已經昏暗下來,李如柏見狀便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安營紮寨。
隨著軍中各級將官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南路大軍兩萬五千人就地停下,紛紛圍繞李如柏的中軍開始構建大營。傍晚時分,一座巨大的營壘拔地而起。李如柏帶著數十家丁駐馬山崗之上,像是欣賞一幅書畫一般,自我陶醉的看著山崗下的大營。
“嗯,將士們還是訓練有素的,你們看,這麼短的時間就紮下如此規整的大營,這遼東還有幾支軍隊能夠做到?”李如柏洋洋得意的說道。
李如柏身旁的親信諂媚地說道:“那是當然,這遼東誰人不知道李家的威名!當年老爺子(李成梁)那可是朝廷的擎天柱啊,老爺子一跺腳,那四面八方的外族、韃虜誰敢吱愣一聲啊。到如今,總鎮接替老將軍的衣缽,也是當朝頭等的大將!”
“哈哈!”李如柏聽完擺了擺手,大笑道:“話可不能亂說啊,本鎮也只是為國朝盡些綿薄之力罷了。”
“總鎮太謙虛了。”
“總鎮真是賢者風範啊。”
李如柏在家丁們的恭維、稱讚下志得意滿,又看了一會便縱馬返回了大營。此時已是入夜時分,碩大的營盤點燃了許多火把、火堆,將營中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回到中軍大帳,李如柏在家丁的幫助下卸下了盔甲,休息了一會正準備吃晚飯,忽然聽得帳外急報:“啟稟總鎮,瀋陽楊經略急令!”
李如柏依舊斜靠在帳中的臥榻上,揮了揮手,旁邊的家丁便走到門口將信件拿了進來。
李如柏接過信件並沒有立刻開啟,而是自言自語地說道:“哎,楊經略什麼都好,就是太過依仗本鎮了,出征也還沒幾天嘛,就又送來了急令。”
旁邊的家丁聽出了李如柏的畫外音,急忙恭維道:“就是就是,總鎮是國之干城,那楊經略初來遼東,不依仗您怎麼能行呢!”
“這叫什麼話嘛,本鎮也是壓力很大啊。”
那家丁說道:“總鎮就能者多勞多多費心吧,誰讓遼東還指著總鎮呢。”
“哈哈。”李如柏笑著拆開了信件,仔細的看了起來。看著看著,李如柏的臉色便陰晴不定,由紅轉黑,再由黑轉白,到了最後,幾乎是面無血色了。
李如柏猛地從臥榻上竄了起來,由於用力過猛差點爬到地上。
“快!全軍集結,馬上後撤,回瀋陽!”李如柏嘶啞著嗓子喊道。
旁邊的家丁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一切,也不知道信中到底寫了什麼驚人的訊息,竟讓總鎮大人如此的驚慌失措。
見家丁還愣在原地沒有出去傳令,李如柏大怒不已,一腳將其踹倒在地,大喝道:“沒聽到本鎮的命令嗎!快去傳令!”
那家丁四仰八叉的倒在地上,連忙爬起來說道:“可是總鎮,現在已經是晚上了啊,夜間行軍還是如此緊急的撤退,出了意外怎麼辦?”
“混賬!”李如柏大罵道:“我讓你去傳令就趕快去,用得著你來教我怎麼帶兵嗎?再廢話老子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