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六卷 鏖戰北疆
第四章 招兵買馬聚實力
第十節 廣寧失守(一)
天啟元年(後金天命六年),八月。
建奴大軍經過幾個月的征伐之後,已經徹底佔據了遼河以東的廣大地區,遼東各地駐守的明軍大部潰散,只有少部分將士倉皇撤回了廣寧,見到建奴各旗一路高歌猛進,努爾哈赤不禁欣喜異常。不過,努爾哈赤還沒高興多久,就接到遼東各地時常發生漢民反抗建奴暴行、暗殺落單建奴士兵的訊息,為此努爾哈赤暴跳如雷,將皇太極和代善招來議事。
代善和皇太極也已經知道了這些情況,二人都認為各地不斷髮生漢民反抗的事情,是由於大金對這些新佔領的地方管控不嚴,於是紛紛建議努爾哈赤將大金的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以便更好的管制遼東各地。
努爾哈赤聞言大喜,便下令遷都。兩個月之後,建奴將都城遷到了遼陽城。
但是,讓努爾哈赤感到意外的是,遼陽城內的百姓對建奴更加的仇視。遷都沒過多久,遼陽城內外便不斷髮生百姓、土匪偷襲、暗殺建奴士兵,甚至還在建奴聚居地的附近水井下毒。為此,努爾哈赤嚴令全城捕殺反抗者,但是無濟於事,每天都有許多建奴士兵、甚至是建奴婦孺被殺死。無奈之下,努爾哈赤只好下令將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熊廷弼、王化貞以及劉雲威都在努力發展實力,而大明朝廷則是專注於平定西南的奢、安之亂,努爾哈赤則是專心穩定剛剛納入疆域的遼東各地,一時間遼東大地竟然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平靜。
但是到了天啟二年(後金天命六年)正月的時候,遼東的局勢便發生了鉅變。
已經徹底掌控遼東剩餘兵力的遼東巡撫王化貞自認為勢力強橫,便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執行自己主張的進攻方略,並且給朝廷上了一封詳細闡述自己方略的奏摺,要求儘快展開對建奴的攻勢。
在這封奏摺中,王化貞主張集中遼東現有的所有兵力沿遼河東岸依次設營、分兵屯戍,以便阻擋建奴下一步的進攻,將建奴大軍擋在遼河以東。同時,王化貞還建議朝廷再和蒙古林丹汗聯絡,花重金僱傭四十萬蒙古大軍,同時徵募十萬朝鮮援軍,分別從東、西兩側攻擊建奴,使建奴腹背受敵,從而一舉收復遼東失地。
但是,遼東經略熊廷弼在得知王化貞的這個具體方略之後,感到十分的憤怒,當即找到王化貞表示強烈反對。熊廷弼認為王化貞的這個方略過於冒險,而且非常不切實際,過於異想天開了。熊廷弼直言:“遼東兵將對陣建奴大軍尚且畏懼不能敵,數萬大軍只能龜縮於廣寧固守孤城,安能指望蒙古、朝鮮出死力相攻!”
不過,王化貞的積極進攻方略卻得到了朝廷的贊同,內閣首輔葉向高几番督促兵部尚書黃嘉善抓緊調撥錢糧、兵馬,一定要配合王化貞反攻遼東方略的實施。
就在王化貞醉心於自己精心佈置的反攻方略之時,突然驚聞努爾哈赤在瀋陽重新調集了八旗大軍,集結兵力超過十萬人馬,浩浩蕩蕩朝著廣寧一路殺來。
沒過幾天,王化貞和熊廷弼就接到了夜不收的急報,十萬建奴大軍已經渡過了遼河,正在朝著廣寧橫掃過來,沿途的數十屯堡、要塞全部被攻破,各地百姓紛紛逃亡,廣寧以東、遼河以西的廣闊地域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至此,王化貞苦心經營的反攻方略還沒來得及實施便胎死腹中,遼東剩餘的明軍兵力隨即開始準備保衛廣寧。
在這個危機的時刻,熊廷弼一面和王化貞據理力爭,要求集中所有兵力屯於廣寧,依託廣寧堅城和建奴展開會戰。但是,王化貞則是要分兵屯守在廣寧附近的幾個大城堡裡,美其名曰:“孤城不可守,應分兵幾處互為援兵。”
熊廷弼氣得破口大罵:“豎子不足與謀!現在國朝大軍兵力、軍心都已經不能與建奴相抗衡,不集中兵力固守堅城,反而要分兵屯守十餘處城堡,你這是要徹底葬送遼東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