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五卷臥薪嚐膽
第一章練兵安民鎮通州
第十節 分田到戶
自從劉雲威接到聖旨之後,已經過去十幾天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劉雲威帶著眾人重點清查了手中掌握的所有土地,並且將那十萬流民的情況完全摸清了。劉雲威準備在春耕前後將土地全部分到流民的手中,並且儘快流民組織春耕,無論如何不能耽誤今年的農時,否則的話來年自己將會繼續擔負這十萬流民的生計問題,那將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經過仔細的勘察,劉雲威將具體負責此事的陳師爺,以及陸英等千總全部召集到了中軍大帳,開始商議具體的土地分配事宜。
陳師爺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文卷,對眾人說道:“將軍、諸位,經過統計,咱們治下的流民共有十萬二千三百餘人,約合一萬九千餘戶,其餘的人口均為無家之人;而在流民的人口之中,青壯男子約有三萬八千餘人,壯婦約有四萬一千餘人,剩餘的人口皆是老人和孩子。”
說完之後,劉雲威說道:“這些流民將來是要分田到戶的,必須是按照戶為單位進行分田!所以,那些單身的無家之人必須儘快成家,否則的話就分不到土地。”
趙開山疑惑的說道:“可是大哥,眼開就要開始分地了,那些單身之人去哪裡找人成親啊?”
眾人一聽都是低聲笑了起來,引得趙開山一陣白眼。劉雲威也是笑了笑,說道:“就讓那些單身的男女流民結對成親好了,或是和通州本地人成親都可以!告訴那些流民,不成家就不給分地,並且給他們定下期限。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流民自己就會想辦法成家的。”
趙開山依舊有些不相信,說道:“真的行嗎?那些人真的能在短時間內自行成家?”
“不要小看了百姓的智慧,也不要小看了土地對於百姓的吸引力。”劉雲威說道:“如果能夠得到足夠養家的土地,那些百姓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努力的。”
眾人聞言都是點了點頭:對於百姓、特別是農民來說,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不就是一部農民對於土地追求的過程嗎?當一個王朝能夠滿足農民對於土地的需求,整個華夏就會相當的穩定,就會在無數百姓的擁戴下走向強盛、雄霸四方;反之,神州大地就會烽煙四起,這個王朝就會被無數得不到土地的農民所反對,最終被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大軍所淹沒掉。
對於這一點,劉雲威的心中十分清楚,所以在漢威軍尚未進行整編、打造兵器鎧甲的將作司尚未籌備、漢威軍的最新的建制尚未定論的時候,劉雲威便首先將十萬流民分田到戶的事情拿了出來,作為首要問題來解決。這件事情是否能夠完美的解決,直接關係到後續事情的成敗。
劉雲威看了看眾人,接著說道:“陳師爺,再說說咱們現在咱們手中掌握的土地情況吧。”
陳師爺點了點頭,說道:“將軍、諸位,經過此次肅貪,咱們漢威軍共收繳貪官田畝約合八千餘頃(八十餘萬畝)。這些流民全部成家之後,大概會有兩萬五千戶左右,按照將軍的意圖,以及通州土地的質量,一戶分到十五畝土地就能養活一家,而且還會有不少的餘糧。不知將軍覺得這個分田方案是否可行?”
劉雲威略略考慮了一下,說道:“可以,就按照這個數額分吧,不過分田的時候要和這些流民說清楚,從今往後他們必須成為我通州鎮的軍戶,否則的話就分不到土地。另外,剩下沒有分出去的土地大概還有四十餘萬畝,這些土地要全部丈量清楚。接下來咱們漢威軍整編的時候,這十八萬俘虜不可能全部成為營兵,那樣的話咱們的養兵費用就太過巨大了,朝廷也負擔不起這麼高昂的軍費支出;到時候,我會將大部分的俘虜轉成衛所軍,在咱們通州鎮實行軍屯,以便自給自足,作為咱們漢威軍的後備兵力。”
眾人一聽都覺得劉雲威的話可行,陸英說道:“看來咱們這次肅貪還真是做對了,不但解決了十萬流民的生計問題,連帶軍屯的土地都解決了。”